早前某個場合聽到曾志偉提到這部電影,回頭當然不意外戲院早已落畫,幸網上非法的連結多的是。對呀,我絕非一個忠貞守法的良好市民,在網絡世界我尤其頑劣。
三池崇史向來並非我杯茶,原名《稻草之盾》的《十億懸賞追殺令》在故事結構上也過於斧鑿,台灣高鐵扮作子彈火車固然畫面尷尬,菜菜子的素顏專業演出才叫人真心痛,但因為同步讀着許知遠的新書,電影在剎那間,解讀的趣味滿溢,聯想豐盛,反而令人飽足。
故事簡單而言,與Samuel L. Jackson 03年主演的《S.W.A.T.》電影版雷同又大異,同樣是天價的一筆法外賞金,由徵聘天下人助逃,變成委託人人共誅的花紅,劇情引申出來的人性善惡矛盾,戲劇性同樣成立,但三池崇史的故事更具野心將人性天秤傾側,只可惜無論根據戲文又或電影日文本名,均可斷定導演或編劇又或原小說作者只一心寫一個歌頌日本刑警的英雄故事,又難怪戲至一半,已感到行人止步,幸好在巧合的「導讀」下,我看到的是一個不問情由,甚至多番自我否定仍要死抱守一種原則而甘與同道決裂,甘成天下人民公敵的一份淒涼。
被千方百計押解回東京的兇嫌,定位絕無拖泥帶水,就是「抵死」三字,但即使導演對他落墨慷慨,相對地,前仆後繼來殺他的一干臉譜警與民,才是你我所熟悉。從中我看見季節性抗日的國內外憤青、微博上自以為以理駁斥我追求真普選的內地網友、罵蝗的本土派、難脫無知稚氣(儘管年紀不小)的高登兒女、一切淺薄的率性所為、一切官方民族主義的信徒……
被同道大眾所棄
配合日本經濟衰退廿年的大氣候,戲中除了實實在在的金錢利益解釋眾角色動機之外,更多筆觸落在一個萬惡不赦,該死當死而偏又未死的攻擊目標上,令再恐怖的人性變異也得到觀眾理解,體諒,同情,甚至支持認同,而主角戲中所堅持的原則,不值一提,戲外我倒聯想到終審庭近日的孔允明案、又或之前的外傭居港權官司、又或關於港珠澳大橋的司法覆核申訴、又或其他被建制派所騎劫、更多時被普遍香港人甘為民粹所鼓動聲討的話題。
許知遠在《抗爭者》書中,雖自我定位為認同歷史長河終會站在抗爭者的一邊,但字裏行間,我看到作者對於抗爭者的蒼涼結局感到恐懼,因為許君所見的抗爭者,最終並非被強權建制所滅,而是被曾幾何時同戚同憂的同道大眾所遺棄。
誰能否定,單單叫喊「愛國愛港」、又或「只愛港不愛黨」的普羅你我,不會製造同一種悲劇。
最後,若果三池崇史把電影結尾改為主角成功將兇嫌送上法庭,偏被無罪開釋,主角則在街頭被群眾遷怒而殺,也許,會更易得康城評委青睞,因為戲劇本來就應該反映現實,同意嗎?
【周一鳴】
撰文:周旭明
金牌編劇,細膩筆觸刻劃出人生百態。
本欄逢周一刊登
逢周五隨《蘋果日報》附送嘅時尚美容雜誌《add》雖然早已派完;
拎唔到書嘅朋友,可以上番《add》嘅官網 http://add.appledaily.com 睇番足本網上版,除咗有專訪外,仲有好多時裝靚嘢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