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解禁了一批包括中英談判期間的機密文件,顯示英國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有意給予香港全面自治和民主。一如胎死腹中的楊慕琦計劃一樣,礙於英國忌憚中共的反對,英國才未能在香港實施全面自治和民主。由解密文件來看,香港其實早就符合自治和民主的條件,只是一直拒絕進步的中共阻礙港人步伐。
這些解密文件可作為今日普選討論的參考。如果中國治下香港的普選連英國當年預備給香港人都不如的話,肯定是中國的恥辱。根據解密文件,包括選出一個全擁行政權力的總督,或擁有國防、外交以外所有權力的總督,但這位總督並非由倫敦委派,而是由香港人自行選出。照這標準,就算香港未來的行政長官不擁有國防、外交權力,如果北京堅持要篩選行政長官人選,或對最終行政長官人選擁有指派權,這樣的普選行政長官都肯定連英國人原計劃的民選總督都不如。北京還好意思這叫香港人當家作主麼?
解密文件提出的另一個民主化方案,那是香港實施仿效西敏寺的政制,總督依舊由倫敦委派,但實權在首席部長(Chief Minister)手上,這也是今天大部份英國海外屬地,包括百慕達以及同屬歐盟成員的直布羅陀,所實行的政治制度。雖然密件內容並沒有提及首席部長由議會最大黨領袖選出,但以香港本來的政制設計而言,香港當時要實施這制度,難免要立法局普選以及引進全面政黨政治,而首席部長亦由議會最大黨的成員中選出,否則實施時將會非驢非馬,流弊一堆。
如果北京堅持保留對行政長官指派權以實現主權的話,大可改行西敏寺制,行政長官要篩選甚至由北京委任都無妨,因為行政長官只是北京在港主權象徵,而並非實際掌握治港實權的人,但政治實權必須轉入政務司司長手上,而政務司司長以及整個問責官員都必須出身自全面民選的立法會,只不過,北京至今拒絕二零一六年全面民選立法會,試問又怎可能談判這種制度?
這次倫敦解密這堆中英角力的文件,為未來討論政改提供很好的基礎。未來香港的民主制度,必須超越英國提出的民主化方案,否則所謂高度自治只是笑話。
另一方面,儘管當年英國礙於中共的壓力,並未有成功爭取成立一個監督委員會,監察中國落實《中英聯合聲明》的狀況。過去多年,鴿派橫行的英國外交部呈上英國國會的香港報告也是過於溫和,未有反映實情。只不過,這些解禁了的密件亦提醒香港公眾,香港的真普選是國際條約下規定的責任,中國如果拒絕履行承諾的話,香港人要求英國或國際社會介入是天公地道。
中國不斷扣泛民主派勾結外國勢力帽子,只是反映他們一直拒絕遵守國際條約的流氓心態,正如密件內羅德丞的預測,中國有可能反口,需要有獨立機構監察條約執行。雖然羅德丞後來投了共,但他當年的觀察可謂目光如炬,所言非虛。香港人應該認清楚,我們打算要逼一個慣於拒絕履行承諾的國家實踐承諾,是需要一些非常手段。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