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鄧小平於30年前已為「愛港愛國」作出定義:愛港愛國、認同香港回歸中國的人士。鄧當時稱,這些政府高層不必是左派人士,但他們需要是愛國人士。鄧希望港督不要企圖在未來的特區政府安插人馬。此外,英方亦處處設防,擔心中方回歸前干預香港事務。
認同回歸即愛國
英國國務大臣在1984年7月曾與鄧小平會面後,向英政府發出電報,表示鄧對回歸前的日子感到憂慮,首先提到人事任命問題,指香港有很多有能之士,惟不包括如鍾士元之類的人,大臣相信鍾之前訪京曾激怒鄧。鄧指應由香港人而非北京人管治香港。港府主要部門應由愛國人士掌管,大部份的官員亦應是愛國人士。鄧解釋,所謂愛國人士是指愛港愛國,即認同回歸的人士。
大臣認同港人治港的說法,並指政府已提升很多港人到高層位置。惟鄧指,最重要的是他們是甚麼人,中英雙方需要在後過渡期處理這問題。鄧表明,這些高層官員不必一定是左派,但必須要愛國。
英方於4月的一些關於中英會談的文件顯示,英方希望1997前維持港府管治,阻止中國干預,以維持信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