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波Kick off :冇政策 點發展 - 李德能

開波Kick off :冇政策 點發展 - 李德能

前幾天,因緣際會,跟幾位青少年體育記者培訓計劃的學員和導師到高雄採訪一個國際乒乓球邀請賽,主人家特別安排了市長陳菊和主管體育的最高級官員何卓飛跟我們會面和接受訪問,對幾位年輕學員固然是超級難得的機會,就連我都得到不少啟發。
2013年1月,台灣體育進行了一個重要改組,取消成立了15年的體育委員會,將體育政策和執行歸入教育部,新成立的教育部體育署花了6個月時間,完成一份「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將台灣未來10年的整體體育運動發展的目標、所需經費和執行步驟都涵蓋了。
我很快地將白皮書讀了一遍,平心而論,這種大範圍的政策文件,難免以綱領性的文字為主軸,較為具體的是在競技體育方面,2016年奧運爭取3金2銀1銅、2017年台北主辦世大運動會時,獎牌榜保7搶5,以及爭取主辦2023年亞運。
我並不很在意考究每個指標是怎樣制訂,因為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有目標,然後因應目標而訂定執行方法和步驟,這方面台灣要比香港優勝。白皮書的內容並不算特別精闢,但訂明以10年為期,為不同範疇定下目標,未來幾年就可以監察進度。
台灣的體育實力不比香港強很多,社會特徵亦相似,但台灣體育的改革更加令香港相形見拙。台灣將體育教育、全民教育以至精英培訓都納入體育部,確保發展的連貫性 ,但香港就由各門各派分領不同範疇。台灣希望辦亞運,會用10年時間去準備,但2001年香港申辦亞運時,由提出到投票,前後不滿一年,第二次再提出,就連參與申辦的意願都被立法會財委會否決了。
只見樹,不見林,沒有政策,亦沒有遠景,這是我見到的香港體育。
李德能
有線足球評述員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秀文@杜琪峯;再有卓韻芝!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