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表現】
傳統股市「安全月」的12月過後,每年1月多數見真章,原因是1月初基金經理開始「番埋位做嘢」,看好抑或看淡股市,亦會開始行動,甚至有不少投資者以1月上旬股市表現作為全年指標。然而,像昨日般港股於全年第二個交易日便大跌,反映部份基金經理急不及待沽貨,屬不祥之兆。
09年1月全月跌一成
若觀察過往20年港股在1月初的表現,可發現若1月初出現單日大跌市,弱勢多數會承接至整個1月份。
本報統計過去20年,恒指全年首5個交易日之內曾經出現單日跌幅逾2%的走勢,分別為2009年、2000年、1998年、1995年及1994年,當中除了1994年之外,其餘4個年份,1月初出現單日大跌市後,該月份餘下時間均進一步下跌,當中2009年1月份,便因金融海嘯過後,市場憂慮匯控(005)及內銀股出現系統性危機,進而拖累港股,令恒指至1月底再跌11.34%。
至於1994年一役,1月底雖然反彈,亦途中亦曾進一步下跌10.66%才短線見底回升。由此可見,1月初出現大跌市,往績顯示跌勢會延續。
而個別年初大跌市,包括2000年及1998年,緊隨的更是漫長熊市。千禧年4月,環球科網股泡沫爆破,恒指要跌至03年4月才見底。至於1998年正值金融風暴,8月份港府入市支持股市,才令跌市告一段落。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