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有耳:6萬人元旦投票 「公民提名元素」成謎 佔中後援會駱長纓:三子掌解釋權

隔牆有耳:
6萬人元旦投票 「公民提名元素」成謎 
佔中後援會駱長纓:三子掌解釋權

【隔牆對論】

記:《蘋果》記者  駱:佔中後援會成員駱長纓

和平佔中委託港大於元旦舉行的全民投票,社會上不乏對問題設定的批評,佔中後援會五名成員更到維園「踩場」,一度與投票人士口角。
記:你認為元旦民間全民投票有甚麼問題?
駱:第一條問題中的「提名委員會」本身已是高門檻、有篩選的框架,若可取消提名委員會,變成公民提名才是理想,「呢條其實只可以投棄權」,因為反對與支持都預設了同意提名委員會繼續存在。第二條是「阿媽係女人」沒有問題。
而第三條則最離譜,「公民提名元素」根本是偽命題,但許多市民都不理解,猶如設下陷阱,解釋權到了他們(和平佔中)手上可無限演繹。為甚麼不要求一個更明確、簡單、直接的公民提名呢?「市民搭幾程車去投下所謂神聖嘅一票,裏面嘅『元素』係咪所有市民都有同樣嘅理解呢?」
記:全民投票6萬多人參與、三條問題都有近或逾九成的贊成率,你如何看?
駱:數字只是煙幕,我們最針對的是「元素」,重要的是和平佔中講明何謂公民提名元素。解釋重要過數字,「𠵱家好似估IQ題咁,『世界上最長嘅車係乜車?』有人會答巴士、火車,原來答案係『塞車』,但塞車唔係車嚟㗎嘛!」可能有人以為公民提名元素就等於公民提名,但亦可能有人認為加多些人就是增加了公民提名元素,「佢哋(和平佔中)會唔會視乎形勢去講呢?都唔知」。
話說回來,如何令市民重建對民主黨的信心?好簡單,何俊仁辭職(引發變相)公投就可以。「6萬幾人嘅民間電子公投,喺香港只會當一則野史,唔會成為official record」。但若是個法定的投票,6個人也好,600萬人也好,都有正式的記錄,逼政府開腔解釋。現在儘管有6萬幾人投了票,政府也可一笑置之。
記:遊行後的非暴力抗爭演練,你有參與嗎?
駱:我在旁觀察了一會就離去了。問題在於,到今天為止和平佔中仍未有明確的路線圖,就跳到非暴力抗爭的演練,實屬本末倒置。五個月的諮詢期,比過往許多重要議題包括東北發展的諮詢期都要長,明顯政府的目的是要拖過7.1,但我看不到佔中三子的回應。他們策略被動,為何不在集會的好時機去號召市民,佔中會在7月1日進行,除非政府在6月30日前交出合乎普世價值、有公民提名的方案?這種情況下作演練才是有意義的,否則叫人企晒喺度睇你表演,我覺得唔知想點囉。

元旦當日,五名佔中後援會成員到維園票站踩場,批評全民投票的題目是偽命題。

佔中後援會於去年10月由人民力量蕭若元與社民連梁國雄宣佈成立,宣稱無黨無派無領導層,成員可各自自發舉行活動。
記:為何加入後援會?參加過兩次商討日,感覺如何?
駱:戴先生在去年1月在報章撰文提出的佔領中環,我認為當時的定位與叫價能力是十分進步的。故那時抱很大期望去參與D-day 1,後來很多親中親建制團體施加瘋狂打壓,戴展現出來的取態模糊了。
我對戴等對法律有深入研究的學者有很高期望。但D-day 1後才發現,他們說方案由我們市民討論出來,我感到很奇怪,「乜唔係早有共同理想,即達到一個普世認同的低門檻、無篩選的提名方案嗎?」
我問過戴生,若得出的方案,是有篩選、甚至無公民提名,如此方案亦會交給真普聯或政府嗎?戴生明確表示,若結果如此,也會交給相應單位。我覺得與其當初提出的不一樣。我不敢說他偏離了,但會否有想法未告訴我們呢?我不希望他們有一丁點背上「出賣香港民主」的罪名,就要用我們的聲音叫他們想清楚立場與策略。D-day 2時,曾在D-day 1踩場的親中團體都不見了,有人可能會話愛字頭缺乏經費,但亦可能因為愛字頭覺得和平佔中再不構成壓力了,「親建制團體都唔嚟挑機喇,真係要諗清楚喎」。 
記:民間八大方案中最支持哪一個?若經商討得出的方案不符預期,佔中又不成事,後援會是否會自行佔中?
駱:學民思潮提出的「全民提名」方案較正路。你想問我會否跟他們打對台吧?我會保留這個講法,這不是理想的效果,我最希望是他們好好利用已聚集的民氣,「希望佔中三子𠵱家有個光環,就真係代表香港市民,而唔係戴住個光環去做其他嘢」。

mailto:[email protected]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秀文@杜琪峯;再有卓韻芝!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