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次「雷霆掃毒」行動中,警方鎖定該村14名黨政警官員涉嫌充當「保護傘」,頭號目標是汕尾市人大代表、博社村支部書記蔡東家。行動當天,蔡率先落網。被抓捕時,他正帶着幾個馬仔在惠州找辦案民警,想辦法「救出」東窗事發的堂弟、製販毒「開山元老」蔡良火。蔡東家早期參與製販毒,涉及貪污行賄、玩忽職守等罪。
此外,村委會副主任蔡漢武是另一把保護傘,警方從他家裏搜出350公斤成品冰毒。在該村14名充當毒販保護傘的官員中,除村官外,還有陸豐公安局官員及當地派出所所長和民警,他們主要負責向販毒通風報信。在這些權力在握的黨政警官員的合力保護下,當地遍及家庭作坊式的製毒模式,儼然形成針插不進的堡壘村。
事實上,去年6月,陸豐當地已經輪換了一批官員。汕尾市一年之內已有21名黨政官員因為涉毒受到黨紀處分追責,其中7人被雙規(在規定地點、時間交代問題),包括鎮長、派出所所長等人,但製販毒品的利益實在誘人,根本遏止不了官員「涉毒護毒」的行為。
廣東《新快報》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