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植挽救暫仍未能投產

人工培植挽救
暫仍未能投產

「現在連100噸(黑松露)都沒有了,難道大家要看不到才高興嗎?!」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培貴,從事黑松露研究長達10多年。為挽救面臨絕產的雲南黑松露,他自創「感染法」人工種植技術,去年終於成功培植出黑松露。不過,人工技術需進一步研究,目前仍然無法投產。
中國分佈的塊菌(松露)種類有41個物種,其中四種商業價值較大,包括被稱為中華塊菌的印度塊菌,以及遺傳學上與歐洲夏塊菌猶如同胞姊妹的中華夏塊菌。他表示,雲南黑松露產量如滑梯般急跌:「黑松露年產量10年前超過1,000多噸,近兩年的產量不足100噸,相差10倍。」原因與農民濫挖、溫室效應,以及空氣、水源污染有關。

「恢復產量需30年」

劉培貴因此研究「感染法」,黑松露屬於外生菌根菌,生長需與特定樹木共生。種植方法是對無菌樹苗進行人工接種感染,再將感染好的塊菌樹苗進行移植造林,樹木經六至八年後就可產出黑松露,但他補充:「我們仍可以挽救雲南黑松露的消失,但要恢復前10年的產量,需要用30年的時間!」
《蘋果》記者

足本收睇《亂噏24》x劉嘉玲; 鄭秀文@杜琪峯再度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