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光房惠澤弱勢

善心光房惠澤弱勢

【社福絮語】
這幾年,香港的「劏房」越來越多,面積由60多呎到100呎不等。那麼小的地方,只能容得下一張床、一張小飯桌。至於廚房便跟廁所合一,窄得連轉身都困難。劏房多半連一扇窗也沒有,即使有也可能面對充滿穢氣的後巷。

劏房環境惡劣

你會發覺,房子裏那張床除了吃、喝、睡不能離它外,就連小孩子做功課也得坐在床邊。電視新聞報道上述情況時,相信收看的人心裏都不好受。也有報道指一位單親母親的劏房隔壁住了一個男人,每晚喝醉回來便大力敲打她的房門,雖然一直沒事發生,但卻令這名婦人整晚提心吊膽,試問怎能入睡?
這個面積小得可憐的蝸居,租金卻不便宜,由4,000多元到6,000多元不等,跟基層市民的負擔能力完全脫節。
最近從一份佛教刊物獲悉一位中年男子三年前辭退跨國企業總經理一職,轉而投身社會企業,嘗試創立「要有光」社會地產,推行「光房」計劃,藉以幫助基層家庭暫時脫離劏房,搬入較為安穩的居所--光房,重拾尊嚴。這個「光房」計劃是一些「好心」人及「有心」的業主把物業以低於市價的租金,租給有逼切住屋困難的單親家庭,房租以他們能負擔的能力去釐定,為期3年。據說採用「光房」之名,是因為「光」是生命之源,入住後可帶來安全、溫暖和希望。
目前共有七間「光房」入伙,合計15個家庭受惠。每個光房有兩房一廳,廚房浴室等可供兩個家庭入住。希望未來有更多光房出現。
撰文:資深社會工作者陸鈺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四刊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