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最低工資下小巴業出現司機荒!《蘋果》發現屯門碼頭、黃大仙多個專線小巴站頭泊滿吉車,這批小巴多屬「小巴大王」馬亞木擁有,其長子馬僑生解釋乘客量減加上聘司機困難,集團每日多達100輛小巴被迫閒置,加上港鐵網絡不斷擴展,令馬家近八成小巴路線蝕本,總計每月虧損逾500萬。馬僑生批評政府懶理小巴業生死,恐隨時變夕陽行業。
記者:郭美華 梁瑞帆 張珮琪 馮國良
本港現有約三千部綠色專線小巴行走逾200條路線,近月大量小巴閒置在多個站頭。本月25日早上10時許,屯門慧豐園對出小巴總站就有近30部空車停泊,包括行走屯門碼頭至上水港鐵站的44號、屯門至落馬洲的44B。部份小巴則長期泊在海邊卸貨區,或泊時租錶位。黃大仙龍騰墟的37M小巴站頭正午時分,亦見十多輛貼上「暫停載客」告示的小巴遭閒置,上述小巴全屬「小巴大王」馬亞木持有的冠榮車行旗下,該集團現擁有650部小巴、行走約70條路線。
馬亞木長子、冠榮第二代掌舵人馬僑生形容,小巴業前景嚴峻,行內空車急升主因是司機流失、新人不願入行:「兩年前最低工資實施後,我們越來越難請人,有司機寧轉去做保安,後生又唔肯入行,有人嫌人工奀!」他以每部車每日成本(連維修保險停車場費)約1,000元計算,100部封塵車意味每日蝕10萬元。
百輛車閒置
馬氏曾出動銀彈,把司機月薪由兩年前約9,000元升至1.3萬元,但仍難以挽留人才,馬僑生透露正與懲教署商討希望培訓更生人士入行舒緩司機荒。管理多條屯門小巴線的華姐則坦言很多因素令請人難:「做小巴好辛苦,工時長,乘客又動輒就投訴,塞車遲咗1、2分鐘又俾客鬧,搞到司機好大壓力,唔想留低。」
馬氏在屯門區經營的小巴數量佔最多,3年前全盛時全職司機共有200人,但現時餘下150人,導致每日有20至30部小巴被迫閒置。即使小巴能開出也往往蝕本收場,馬僑生透露旗下維持行走的550部小巴中,近八成蝕本,平均日蝕300元,餘下路線亦每日只微賺300元,比數年前高𥧌利潤大減一半。連同100部閒置小巴,馬氏家族小巴王國每月總虧損逾500萬,相當驚人。馬僑生批評政府協助港鐵擴張,侵蝕小巴的生存空間,「港鐵猶如一艘航空母艦,太依重的話就如12月中將軍澳事故一樣,最終市民受害。」他促當局容許小巴增加載客座位,以提高收入助解困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