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巴近年加價例必獅子開大口,今年更計劃加完再加。港大最新研究揭發,政府原規定專營巴士公司須自置足夠車廠用地維持專利巴士服務,惟政策悄悄改變,巴士公司毋須斥資買地設廠,港府更容許九巴將八個建於自置「私家地」的車廠,騰出作房地產發展,同時以短期租約出租12幅政府地供九巴重置車廠。各地產發展項目已令九巴進賬百億元,立法會議員質疑政府包庇九巴。
記者:呂焯均 鄭啟源
港大建築學院教授黎偉聰即將發表政府對巴士公司車廠用地政策的研究報告。他接受訪問時稱,政府在戰前和戰後批出九巴和中巴的專營權,規定兩巴要自置車廠用地作維修及泊車。當年兩巴需循私人市場購地,或物色合適工業用途地皮,向政府提出公開拍賣要求,透過競投搶購地皮。兩巴共有15幅車廠地是透過拍賣投得,半數成交價高於底價,九巴另有三幅車廠地是向私人機構購入,顯示港府早期無意為兩巴設廠經營巴士服務,提供地價優惠。
僅三幅自置地留做車廠
惟政策在1979年突然轉變,巴士公司毋須於拍賣會「搶地」,可直接與政府協商,以私人協約方式申請批地建車廠。九巴面積龐大的九龍灣及屯門建安街車廠,就以此形式批出,地價由港府與巴士公司按市值價格議定。黎分析兩幅地皮價錢後,發現所謂「市價」僅為同期停車場的地價,很可能較公開競投低廉。後期巴士公司更毋須買地設廠,政府一概以短期租約形式撥地予巴士公司作臨時車廠。當局稱會收取市值租金,但租金從未公開。巴士公司毋須付巨額地價,又可長期使用地皮。
新措施令九巴可騰出早年買入的地皮,作地產發展。黎偉聰檢視九巴自置車廠地現況,發現九幅在拍賣投得的車廠地,僅三幅保留做車廠,一幅空置,五幅已發展為始創中心和創紀之城等項目。另三幅購自私人市場車廠地也悉數改建,如荔枝角車廠已重建成豪宅曼克頓山。政府卻以短期租約方式,批出12幅地皮供九巴作臨時車廠。
「易令人聯想官商勾結」
黎偉聰認為政府未有公開專利協議全文,無法得知政府在巴士公司車廠用地政策有否改變,但政府應貫徹政策,促使巴士公司全力發展巴士業務,「短期租約撥地,好容易令人聯想起官商勾結」。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范國威質疑,港府明顯偏袒巴士公司;民主黨涂謹申則批評,九巴倚賴政府租地,令政府可運用土地減少。本報記者就政策轉變向運輸署查詢,發言人指需搜集資料後再回應。
足本收睇《亂噏24》x劉嘉玲; 鄭秀文@杜琪峯再度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