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是日由盧主席秘書Joycelyn執筆。
還不是馬國明那本《歐洲12國16天遊 》惹的禍,否則我也不會謝絕姊妹們的聖誕派對邀請,即興成行出發到德國慕尼黑尋找我的聖誕老人。雖然離港前已收到各方叮囑,記緊要帶杯麵維生,原因是聖誕節期間當地的店舖大多休業,只怕到時乜都冇得食, 但我仍然堅持不備糧,因為旅行就是要拋下慣有的東西,包括人事物,了無牽掛,這樣才可以盡情享受異國氛圍。很可惜,拋不開的始終是主席……的交帶,因為要送文以交換他那份聖誕禮物──路姆西。還有就是為了那次淘寶不力,差點失諸交臂而謝罪。
在平安夜當日來到慕尼黑,小秘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就是任何景點,包括新天鵝堡、博物館等,都不會開放。從機場搭車出市區的時候,偷聽到兩位操普通話強國人的對話。他們嘲笑德國人笨,原因是聖誕節大部份人放假,景點不開放,會導致收少很多門票費用,實在愚不可及。
親友歡聚比賺錢更重要
自從內地為了刺激消費,倡導假期經濟,推出黃金周措施後,我去旅行已經盡量避開農曆新年、五.一和十.一等黃金周。原因是世界各地的景點在那段時間都會染「陸」,變成陸客的世界。其實假期景點開不開放,只是價值觀的問題,佳節能和家人朋友歡聚一堂比賺錢或更重要,不然每年春運又怎會造成全國交通大癱瘓,當然各大旅遊地點億人空巷的災情更是觸目驚心。
到了慕尼黑,放下行李,立刻去到當地最著名的市中心Marienplatz參與他們的聖誕市集。慕尼黑的聖誕市集是歐洲最古老的一個,的確人聲沸騰,充滿了聖誕氣氛。在一個攤檔,看到很多人排隊,我當然發揮香港人唔執輸的精神,排埋一份,原來是售賣當地出名的熱甜酒。嚐了一口後,好味得來簡直暖入心窩,立即驅散了零度的嚴寒天氣。
我在這檔買了德國腸,又在那攤食了德國傳統麵包圈,還買了可愛的風鈴。正當港人購物基因作動之際,已然見到檔主開始收拾,原來聖誕市集只是營業到平安夜的下午兩點,商販就會趕回家和家人共聚佳節。血拼的雅興剛起,惟有轉戰當地的購物大街, 打算鑽入名店買份聖誕禮物獎勵自己。唔好意思,原來全都已打烊。不論名店、小店或者是連鎖品牌都已閉店。大部份的食肆也是閉門謝客。只是午後,街上已經十分冷清。
冇得食、冇得行街其實沒啥大不了,然後就去了當地出名的皇宮花園走走。在這裏反而見到很多德國家庭,他們三五成群,或坐在草地,或坐在椅上,或飲紅酒,或飲啤酒,氣氛好不愉快。
我和旅伴也就依樣坐在公園的草地無酒當歌。話時話,不知甚麽時候開始,我們的假期、包括年初一都再沒有了關門這回事。媽媽在農曆新年前要買定幾日餸過年都變成塵封往事。在香港,每逢大時大節,商場反會特意要求商戶在平安夜、除夕、年卅晚不可以那麽早關門,而戲院,佳節前夕更會加開場次。我們假期的指定動作全變了行街睇戲食飯。佳節過後,商場例出新聞稿,宣佈假日期間的銷售額相比上年有多少的增長。不論做售貨員、或其他服務行業的朋友,節日期間就必定唔可以放假。
究竟是香港人太勤力、愛搏殺,一刻都不可以停低,還是銀紙的魅力太吸引?還是因為商場的租金太高,暫停營業一日的成本太高?
這些「現實市儈」的事還是算了吧,這刻我只想好好地享受一下久違的恬靜和平安,不然就枉費我要避走這麼老遠的地方。
Joycelyn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