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20號週五開始,準備聖誕節的情緒高漲漸進沸點;倫敦平常是塞車,過節裝飾火樹銀花是車水馬龍。
隨着25號早晨互道節日快樂,吃過黑布甸,血腸,煎腸仔煙肉,烚蛋,焗番茄蘑菇,燴豆……傳統豐盛早餐;圍到聖誕樹下松香環繞,高潮拆禮物。
起動焗火雞,將隔夜麵包並其他材料弄Stuffing,切Parsnip,甘筍,椰菜花,香芹,薯仔……傳統上教堂後的中午或下午3點前埋枱;香檳,白酒,紅酒,先魚,後肉,白蘭地奶油伴聖誕布甸,咖啡或茶朱古力還有葡萄芝士果仁。
天氣好,拉隊行公園去,從格林尼治走到Blackheath,落山到Cutty Sark酒吧,店子全關門,Pub嘛;英國人寧願聖誕節所有公交停頓(跟我們24小時行車服務大眾態度是180度相反)也難忍飲酒會友打牙骹Pub關門!
日落……其實下午4時西沉如果當日天氣好,瞬間全黑,歸家,高潮已過,佳節又明年!
整件事,簡單點說,便是浪費!
不停買的禮物並相關一次性包裝物料,煮弄幾頓餐的食材飲料急景殘年只怕不足不夠不斷超買,善後,那些垃圾啊,一天一地……多少個堆填區?全皆無用。
然而垃圾促進經濟,提供工作空間,雞蛋與雞沒完沒了;如非超買變垃圾以弄今天工作種類頻繁,不然絕大部份人仍在當農奴!
選中間路線,至親者現金交易讓他們自選,起碼節省禮物包裝,減少得物無所用。同枱慶祝女性小小禮物,不適她用定有接收者;男人老狗禮物免了;不單止,提早聲明,切勿送我禮物!
生活簡單應有的都齊全,免添加從顏色開始帶來生活空間壓迫兼不協調;況且仍Hea中,倫敦之後還有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斯里蘭卡,曼谷……就是多一張紙也為簡易行李增加沉荷。
姐夫天主教,傳統;況且今年有孫女共渡佳節,幾家In-laws,長長餐枱十數人,三文,火雞,肉醬滿場飛。他不曉中文才說;平常煮弄的愛爾蘭烤雞好吃得不得了,意大利Pasta亦佳;那聖誕火雞味濃質嚡,只選碟上素菜,其餘全皆浪費,垃圾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