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醫藥市場今年首11個月保持高速增長達17.1%至5,315億元(人民幣.下同),單是11月更加速至20.6%。醫藥股今年股價亦表現突出,上海復旦張江(1349)更升1.7倍。分析師預期2014年醫藥市場仍維持15%至20%增幅,醫藥業界人士更預期,未來10至20年醫藥行業跑贏經濟增長。
記者:周燕芬
今年股價飆升63%的中國生物製藥(1177),主席謝炳對行業長遠前景樂觀,預期未來10至20年醫療衞生產業增長繼續高於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事實上醫藥業過往10年平均年增幅達20%,遠高於期間中國GDP年增幅約10%。
中信證券執行董事林一鳴分析,醫藥股今年備受市場看好,因屬國家政策扶持的產業,業績相對於其他內需零售等行業表現良好,加上內地人口不斷老化,財富累積亦以中老年人為主,未來數年續對醫藥需求有實質支持。明年行業銷售增長料近20%,並對股價有支持。國泰君安分析員孫鳳強預期,醫藥業市場可望增長15%。
農村市場發展潛力大
據《中國健康產業發展研究年度報告》指,2012年中國健康產業總體保持平穩增長,產業規模達7.02萬億元,增長15.68%,預計2013年產值將達到8.15億元;將會提前超越國務院要求「在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目標。
中央推動醫療保險計劃,亦是加速行業發展主因。謝炳尤其看好農村醫藥市場,因農村擁6.5億龐大人口,並得到政府逐步提升資助金額。「十多年前是零,至今已逐步增加至每人每年約200元醫療保險。」農民只需承擔10%至20%保費。至於城市醫保市場,則主要由僱主和僱員承擔。他以西安為例,月薪5,000元的員工,由僱主僱員分別月供6%和2%,一年的醫療保險費用便達4,800元。隨着市民收入提高,亦將有所增長。
不過醫保普及令藥價長期面對壓力。謝炳指國家進行藥物價格管控,希望廠家能提供平價藥物,供低收入醫保人士使用。中國生物製藥要透過研發較高售價的新藥應對。醫藥產業另一挑戰,是國家要求於2015年藥廠要實施新的GMP(優良製造標準),謝炳預期現時市場上約4,000至6,000間藥廠,只有1,000間符合要求,其他要額外投資提升設備質素,或停產或被兼併,大型藥廠反而因此受惠。
足本收睇《亂噏24》x劉嘉玲; 鄭秀文@杜琪峯再度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