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是拆禮物日,中國人在120年前拆開盒子,拆出個毛澤東。
惠澤社群是「澤」,豪雨淹地變「澤國」也是「澤」;毛澤東對中國人而言,也是一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矛盾。
如果毛澤東在1949年死掉,他還可以當偉人,開創新政權;但很不幸,他無死,許多中國人便要死了,毛高祖皇帝成為中國人的夢魘。
今天懷念毛,眾口一詞,毛主席年代貪污不嚴重。
那當年毛是如何處理貪污?
毛把經濟問題當作階級問題處理,對貪污的理解,是上升到「資產階級對我黨的猖狂進攻」的階級高度,處理貪污的方法是「應把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鬥爭看作如同鎮壓反革命鬥爭一樣的重要」,結果發動了大規模群眾運動。
但第一,群眾運動不代表人民監督政府,那是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以合法的權力機制,例如議會,在體制內有效監督政府。
群眾運動只是比拼誰的拳頭大誰的槍杆子兇的「人治」,群眾揭發誰有貪污產便抄家滅族批鬥。如果貪污的人拳頭比你群眾更大,這樣的監督便沒辦法執行。
第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把人對金錢私慾的原始追求,壓抑得近乎違反人性的反感、抗拒甚至是一種罪惡,但這種壓抑,其實和朱元璋盜一錢剝皮示眾一般,短暫的高壓不能帶來長久的安穩,一旦巨大的恐懼來源消失,毛澤東死了,還有誰能壓抑全國人民逐利的慾望?
孩子不懂講粗口,因為家長禁止孩子講說話,一個啞巴當然不會講粗口;你該不會懷念這種粗暴的家長管治吧?
毛的這份治貪禮物,不僅不能治貪,而且不講法治只講人治、群眾鬥爭,反而種下今天中國貪污爆發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