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所以,都需要一個舞台,演繹沒綵排過的連續劇。繽紛的2013年快將過去,緊接而來的,是閃閃發亮的2014年,因為一眾時裝設計師和藝人,早已穿上又金又銀的閃爆金屬裝束,準備在新一年為自己的舞台開發奇幻經歷,藉以發光發亮。
記者:胡靜雯
攝影:林栢鈞
模特兒:Gabriela.B@Starz People
化妝:Kings@kingsmakeup
髮型:Winnie@kingsmakeup
場地:Hong Kong Blues Rock Guitar
雖然近日好評如潮的《末世列車》展現了對未來的恐懼和悲觀之情,但人類畢竟需要一點憧憬,燃亮那顆熱切的好奇心。當60年代的太空熱潮先鋒Pierre Cardin宣佈2013春夏回歸時裝周,重新演繹當年的星際故事,緊隨的秋冬及2014春夏都瀰漫一股金屬熱,設計師都各出奇謀利用想像力訴說各自的時裝宣言。在這股金屬熱中,銀色、白色和金色都是未來主義的代表色,各種金屬質料和裝飾如漆皮或亮片,都是常見的點綴,透過極簡的美學線條作為前衞的表達方式。今季Jil Sander和Prada以及下季的Givenchy和Dries Van Noten,都是最好的印證。
閃亮天橋
60年代 科幻太空世界
時裝是流行文化的重要表達方式,也是一個意識形態的縮影。隨着世界進入冷戰時期、美俄發展太空科技,大量太空科幻題材應運而生,60年代的流行時裝界代表,非法國的Pierre Cardin、André Courréges以及Paco Rabanne莫屬。拍攝經典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名導演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曾經說過:「一位導演的想像力和執行能力,完全體現了他的高低。」其實即使不是導演,從設計師的想像力也能分高低。而以上三位在當年就曾先後利用不同材料如PVC塑膠、反光皮革、金屬等材料,配合幾何緊身線條,成為時尚的太空標記,足見他們創作能力之高。另外,超短裙、頭盔帽及Gogo Boots都是60年代太空裝的重要配飾。不過到了70年代,太空熱漸漸減退,隨之而來的是女權主義流行,女強人的形象取代了太空裝的性感大膽。
80年代 舞台拜金熱潮
太空科技在80年代已冷卻,然而潮流是二十年一個循環,充滿金屬色彩的亮片是80年代的流行符號。隨着西方音樂百花齊放,例如disco風潮及明星偶像的帶動,亮片服飾讓人們在漆黑閃耀的射燈下,展現華麗身影。設計師鄧達智說:「1978年推出的電影《油脂》,令disco熱非常流行,連帶亮片或珠片衫都成為潮流;它們在燈光下折射出光芒,很多舞台服裝都會利用它們作裝飾。當時在倫敦見到不少女孩穿着螢光leggings加bling bling元素的衫,非常有活力。同時bling bling的興起,也因製衣業發達造就布料的多元化及生產量上升,衣服也不再局限於人手釘工,令很多誇張的設計應運而生。我相信金屬色系和重釘工在未來一、兩年都會繼續流行。」
舞台上最閃爍的代表,一定要數離世剛十年的梅艷芳。其華麗的舞台衣飾全靠好友設計師劉培基一手包辦,令人難忘的除了深入民心的「妖女」和「壞女孩」造型外,還有在2003年告別演唱會中,身穿一套融合東西方傳統元素紅金色嫁衣。劉培基曾說紅與金是華麗的配搭,很適合梅艷芳,這次的演出也成為她的絕唱。
a.
Lab Concept(金鐘金鐘廊1樓)
b.
Nike(銅鑼灣崇光百貨4樓)
c.
Bauhaus(銅鑼灣駱克道496-498 號地下至3樓)
d.
Harvey Nichols(金鐘太古廣場160店)
e.
Mino(銅鑼灣富明街1號寶富大廈1樓K室)
f.
Lane Crawford(中環國際金融中心3樓)
g.
Kate Spade(尖沙嘴海港城海洋中心2樓236-7號舖)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