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所大學醫學院因應基層學生比例越來越低,分別推出獎學金希望吸納有志行醫的基層學生。而港大醫學院去年起引入人文醫學科目(Medical humanities),透過不同界別人士分享人生經歷,探究白袍背後的真正意義。三屆視帝黎耀祥曾與學生分享演藝生涯的高低起跌。
黎耀祥分享奮鬥歲月
港大明年推出「醫學院飛躍獎學金」,讓有志行醫、但成長中曾經歷困難仍努力不懈的學生申請,由中學校長推薦;中文大學則計劃資助就讀最後一年醫科課程,卻有經濟困難的準醫生,畢業後到外國修讀碩士或博士。
港大醫學院副院長劉澤星表示,讀書或行醫總會遇到挫折,「希望醫科生預備會跌倒,知道跌倒之後點樣做」。人文醫學科目曾獲演員黎耀祥出席講座,分享他由閒角至奪得三屆視帝的奮鬥歲月,藉此鼓勵學生只要不灰心,總會達到理想。
課程中老師會與學生一起看戲,如日本的《禮儀師之奏鳴曲》,及美國電視劇《醫神》(House)。曾與學生一起看戲的劉澤星說,《禮儀師》一劇展示人由生、老、病、死也有尊嚴,應受人尊重;《醫神》除反映醫生對奇難雜症要抽絲剝繭外,亦展示病人與醫生、病人與病人,及病人與家人之間關係,希望啟發醫科生,「做醫生唔係只係一啲數字,而係好多人性化嘅嘢要去體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