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幾區區議會趕及在特首梁振英發表第二份施政報告前交功課,令梁首份「處男作」內提出的18區一億撥款計劃不致爛尾。觀乎各區提交的建議,主要用以美化或活化現有設施。區議員及學者稱建議全屬新瓶舊酒,與其向區議會撥款搞例牌菜,倒不如提升區會職能。
記者:呂浩然
梁振英於首份施政報告推出社區重點項目計劃,18區各獲一億撥款,但在提交項目建議的三月「限期」前只有幾區響應。有地區人士指,一則因此撥款屬「意外之財」,區內難短時間內有好的建議,二則因為各陣營也會為如何使用撥款爭持不下,以免對方「成功爭取」,指不少區議會為免麻煩索性採取拖字訣。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於今年9月,在網誌點名指11個區議會已「交功課」,暗向當時尚未交建議的東區、南區、荃灣、觀塘、深水埗、屯門及西貢施壓。事隔三個月,民政事務總署發言人最近回覆本報查詢時指,18區區議會已交初步建議,由於已呈交的計劃屬初步建議,各項細節有待技術可行性研究及詳細設計後才訂定,換言之提交建議不代表必定能落實。
向區會下放權力更實際
翻查各區建議,主要為改善現有設施,如南區倡改善香港仔海濱花園附近配套、屯門區欲改善屯門河等,也有地區用撥款進行增建工程。葵青區是少數用撥款向當局居民提供服務的地區。
西貢區議員范國威指若有新資源應善用,「做一啲政府本來唔想做、唔願意做、又或者唔支持民間做嘅嘢」,但各區只在既有項目加加減減。他指長遠而言,當局除要增撥資源予區議會,更應下放權力,包括地區政策制訂權、財政自主權和人事任命權,提升區議會職能。
梁振英向區議會「送大禮」,與他去年角逐特首時獲大批區議員支持不無關係。去年特首選舉,梁僅憑不足300個提名入閘,但提名梁的選委會委員有多達48個屬區議員,較唐英年多10個,故有指梁上任後即推出此計劃作回饋。
部份地區項目建議
中西區︰活化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附近的海濱地段
灣仔︰於灣仔摩頓臺臨時遊樂場建表演及活動場地
東區︰在譚公廟道與愛禮街交界及毗鄰愛秩序灣海濱花園位置設休憩用地,打造東區文化廣場
觀塘︰瑞寧街建升降機、觀塘海濱設音樂噴泉
黃大仙︰擴建黃大仙廣場、改善摩士公園劇場部份設施
深水埗︰於石硤尾巴域街與白田街交界建社區服務中心
油尖旺︰炮台街建多元文化活動場所
沙田︰覆蓋沙田大圍明渠、活化城門河河濱
大埔︰大埔官學改作藝術發展中心、加強林村許願廣場的配套
葵青︰為區內居民提供牙科及醫療等社區健康服務
西貢︰重建橋咀碼頭、建將軍澳文物行山徑
荃灣︰重建西樓角花園
離島︰改善銀礦灣沙灘及附屬旅遊設施
資料來源:民政事務總署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