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對論】
記:《蘋果》記者 湯:公民黨湯家驊
公民黨湯家驊早前上京,透過中間人將其普選方案提交中央考慮,學民思潮批評湯「私通中央」,其方案也沒有獲得公民授權,要求他停止向中央推銷個人方案。
記:如何看學民思潮批評你?
湯:「年輕人堅持理想係相當值得佩服,但佢哋唔好學曉淨係堅持己見,甚至排斥異己。最近,學民𠵱家唔單止批評我,仲批評埋民主黨、戴耀廷。」
記:學民堅持原則有錯嗎?
湯:我覺得沒錯,我年輕時也是堅持理想。不過我只是有一個觀察,我不希望學民去到一個排斥異己、不可以容納意見的地步。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指,公民提名離開《基本法》比較遠,應該不屬於《基本法》要求。
記:中央是否已否定公民提名?
湯:意思是不言而喻,昭然若揭,至於坊間說的公民推薦,可能他們覺得可以考慮,但公民推薦最終可以由提名委員會有權「K.O.」、不批准,同時間接受篩選,屆時不單沒有公民提名的元素,還連累到提委會附設篩選程序,賠了夫人又折兵。
記:那麼,中央對你的方案接受程度又如何?
湯:中央對於我的方案相當保留,因改動太大,李飛說「八九不離十」,可能我個方案是「二、三左右」。中央亦覺得我的方案沒體現集體意志、機構提名,但《基本法》從沒這兩個概念。但如接受我的方案,提名委員會有三分之二委員,是由全港一人一票選出來,屆時提委會相當大程度是反映港人意志,不用再爭拗機構提名或集體意志。
政改剛展開為期五個月的諮詢,外界預料政府在2015年初才拋出政改方案。
記:你為何要這麼快拋出被視為妥協的方案?
湯:越難明、越複雜的方案,應盡早提出來。公民提名是比較容易明白、簡單的概念,但我的方案是一個連貫性的政治理念方案,由提名到選舉的環節需時間討論,若到最後一刻才推出方案,恐怕市民沒機會了解、熟悉,繼而可能不明白、不接受我的方案,像2010年政改,只有幾天時間討論民主黨方案,沒可能拿到市民支持和同意,我不想重蹈覆轍。
我的方案提出得太遲,因為有基層人士已將普選和公民提名掛鈎,「最起碼學民思潮係咁,講到好似如果冇公民提名,就等如冇普選,如果係咁嘅話,我哋根本上冇機會落實到普選」。
記:若北京接受你的方案,你或會被斥為民主千古罪人,是否因為你不再參選,沒壓力才提出沒有公民提名的方案?
湯:我從政有三大目的,最低工資和競爭法已在上屆完成工作,政改是最後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去到最後呢刻,最緊要關頭,我唔應該將自己仕途,個人榮辱影響我嘅決心,我係冇諗過呢啲嘢(下屆參選)。呢個階段唔敢諗再選」。
記:市民是否應支持一個有篩選,但仍可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方案?
湯:我覺得這由市民決定,但我不會像余若薇般,認為有民意支持,即使有篩選的方案也接受。從政者要堅持參選政綱,否則留在政圈無意義。對有篩選的方案,我會投反對票。
記:如何看梁振英的角色?政改通過會否對他連任有利?
湯:這剛好相反,我不敢對梁振英存有任何期望,覺得他會爭取真普選,因他是有利益衝突,「有唔同建制派人士同我講,泛民需要妥協,如果唔妥協,梁振英係好有可能做足十年,如果你想梁振英下台,你就要接受唔係最理想嘅方案」。
記:公民黨是否支持你的方案?若屆時公民黨若礙於民間不接受你的方案,你會否退黨?
湯:我相信公民黨是接受我的方案,但不願公開說,我明白有些人認為道德高地是不可以放棄,但我們在沒有太多政治籌碼下,不學懂妥協藝術,是難以爭取目標,我只是希望多些轉彎空間。
我希望不用去到退黨那一步,我深信公民黨會接受一個沒有篩選兼沒有公民提名的方案,「但如果去到我需要處理(退黨)嗰一刻,我會有方法處理」。
mailto:[email protected]
足本收睇《亂噏24》x劉嘉玲; 鄭秀文@杜琪峯再度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