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就到了2013年底,有鑑於施政報告的諮詢已近尾聲,我現把幾個宏觀想法及看法展述。
明年施政報告是現屆政府的第二份施政報告,過去一年半的蜜月期及磨合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往後三年半應是實行各政策的高𥧌了,況且踏入中期,公眾及有關方面的期望及審核尺度會加深,這是必然的事。
第一)先談人事,施政的成與敗都是人為的,現屆政府不得人心是事實,這已演變成大眾對政府帶了有色眼鏡地產生了歧視,因此挽回聲望、取悅民心應為首要策略。政府在中期給大眾一個新鮮感是其他民主政制的執政黨常做的,來一個mid-term re-shuffle,問責官員做些調動亦不妨,現屆政府問責官員的專業背景都比往屆強,特首本人亦是專業人士,可惜幾位有專業背景的問責官員都先後被打低或打殘,未有機會發揮他們的專業技能。
我認為能幹的管治班子需由專才及通才優勢互補地編排組成,另一方面,亂用專才或通才都會變成力有不逮,因此在執位時,揀卒能力很重要,我對特首幕僚內的HR高手是有信心的。
個別政策局職責過重
第二)個別政策局長職責太繁重,應考慮把有些政策局一拆為二。首先建議分拆的是「運輸及房屋局」,因兩瓣性能不同但都重要,尤其房屋,但運輸方面需要的專業知識繁複,專才成份很重要,清一色通才是搞唔掂的。我對張炳良局長的使命感及辦事能力有高評價,但亦清楚覺得他要兼顧的重要事項太多。
以運輸為例,除各種交通工具的班次重組,數以百億計的運輸基建項目,如高鐵、沙中線、機場第三條跑道等及其超支問題,港珠澳大橋的延誤及嚴重超支,啟德循環系統等都需要專才處理。坦白說,不看尤自可,看了眾多諮詢及其他報告後覺得憤怒的是很多項目都不是政府在行政主導而是外聘顧問在主導的。
第二個可考慮分工的是「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及食物安全等的常規及突發事情不斷發生,而隨着人口老化、醫院老化需要重建及加建的資本性投資亦是重要的範疇。像高永文局長這種任勞任怨的專才是很難找,但他每天再努力也只有24小時,亦間中會有傷風咳嗽,個人體能是有極限的。坦白說,頻出鏡安撫民心的高局長每次帶病聲沙出現時很多人都會為他擔心,明白他的辛苦,我亦自言自語說「大佬,你唔好病呀!有很多關乎人命的事情要你照顧呀!」
在這裏亦想提的是前兩天見到伊利沙伯醫院的部份服務擴充可能座落於啟德,這塊不用搬遷、徵地及不擾民的地點的選址可把擴建過程縮短。去年施政報告亦提到瑪麗醫院逐步重建的大計,作為住在港島一族的我立時的感受是這樣重建有生之年我都看不見重建完工啊!費解的是離開瑪麗醫院不太遠的葛量洪醫院則有大片低密度土地,但曾有人對我說,這片土地非屬政府地塊云云……這種帶官僚的回答我聽後心裏畫了句號,亦沒有再跟進。因此,「食物及衞生局」的職能應考慮一拆為二,使醫療的長遠重點問題可被同時處理。
第三)土地供應的大問題只解決了少部份,發展新界東北欲徵的大量土地過程諸多荊棘,遠水肯定不能救近火,而環保及保育的要求亦使若干構思包括填海等都行不通,我覺得港人在這方面不知在自閹、互閹還是在自殘,反對者往往是有殼一族,苦待公屋者的居住環境肯定比反對者差很多,而年輕的在職者亦因住屋問題而不能成家立室。因此,民怨的積累及加溫,深層次矛盾的加深是不難理解的。
篇幅所限,不談免稅額、稅率等年度調控機制了。預祝各位讀者2014年心想事成、身體健康!
周光暉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