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市三內銀均低估值招徠

今年上市三內銀
均低估值招徠

【好景不再】
內銀股今年雖然打破近三年的「上市荒」,惟重慶銀行(1963)、徽商銀行(3698)及光大銀行(6818)均只能以低估值作招徠,其中光銀更是首隻上市定價較資產淨值(NAV)呈折讓的內銀股,上市後更一直潛水。

光銀定價呈折讓

翻查資料,自重農行(3618)在2010年12月上市起,重慶銀行今年11月掛牌,香港已有近三年未有內銀股上市。
有投行界人士指,已上市內銀股多屬全國性銀行,估值偏低,令新上市的內銀股難以吸引投資者,其中光銀就曾因估值問題,令上市計劃多次受阻。
不過,今年上市的三隻內銀股改變策略,以低估值作招徠,徽商銀行招股價相當於市賬率約1.01至1.1倍,重慶銀行及光銀招股價下限更低於資產淨值,其中光銀因配售反應欠佳,最終定價3.98元,較資產淨值4.03元折讓約1.2%。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招股價定價偏低,但對三隻內銀股上市後表現未有太大幫助,截至周二(24日)收市,徽商銀行僅較招股價微升0.6%,重慶銀行及光銀則跌穿招股價,分別跌7.3%及4.5%。
有中資投行高層稱,新股上市氣氛轉好,多間內銀如哈爾濱銀行、廣發銀行及上海銀行均已排隊明年上市,惟倘內銀股估值仍然低殘,能否順利上市仍有疑問。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