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史迪拿(Ben Stiller)在美國很紅,但我完全不明白他到底有甚麼吸引力,直到這部《發夢王大歷險》才真的使我愛上他,而且是非常想立即擁着他,他告訴我們人生最差的時候正是你能夠找到自我之時,自我不像中國哲學所說要在自己內心中找,而是要在世界各地找。
連串的低潮今年我的人生是掉到谷底,換上別人可能會捱過去,偏我卻有憂鬱症,不吃藥便感到低落,很想自殺。結果沒有自殺的原因是怕痛。《發夢王大歷險》令我這些人到中老年,每天營營役役地過去,以為自己過得很安定很快樂,其實一切命運要來到把所有東西收回時,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所有是虛幻。
賓史迪拿這回自編自導自演,玩的卻不是瘋狂喜劇,甚至開場時看到他的形象也嚇了一跳,戴上眼鏡加上年紀大了真像一個在中環上班的行政人員,實際上他只是《生活》雜誌內負責管理相片的主管,只有一個手下。他沒有大富大貴,沒有膽量追求心中所愛,每天便是乾發白夢。發白夢是我的專長,當然每一個白日夢都是自己遇到好事,或者怎樣去英勇救人,或者我明戀或暗戀的對象忽然對我說很愛我,要跟我一起生活。賓史迪拿的人生便是我的人生。
曾經在多年前看一本科普作品,說到一個教授在上課時忽然放下筆,走出教室直接回家,然後背上背包到世界各地歷險。這是真人真事,我每次想到都羡慕不已。我希望自己也有這份勇氣,放棄現在身邊的所謂我的東西,走到世界各地,這個白日夢我想大部份人都想吧?
賓史迪拿不是自己拋下所有事情去追尋甚麼人生體驗,而是因為最後一期的《生活》雜誌的封面圖片,拍攝者寄給他時,他竟找不到。於是他被迫走到天涯海角,找由辛潘飾演的攝影家,由格陵蘭到冰島,到阿富汗到喜馬拉雅山,去追尋這一張二十五號相片的去向。這不是一次主動的認知之旅,而是做事便要做到底。可在我看起來,最終這部電影是告訴我,不要再坐着找自己的自我了,它是要你出外冒險去找的。
撰文:仰止
戲裡戲外,話題最強,立即收睇《動戲場》:
http://hk.movies.nextmedia.com/extr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