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爾娛我炸:港視年 - 周博賢

【七筆思議】爾娛我炸:港視年 - 周博賢

港視HKTV以購入中移動子公司的奇招重新上路,不單令員工歡喜若狂,令觀眾滿心期待,又在梁振英被王光亞責成要「自我批評」後一日再摑他一巴(讓人知道拒發牌照或真的是「一男子」的決定,與中央無關),更令港人突然重拾那份「絕地反擊」和「絕處逢生」的狂野,在終審庭判決所帶來的普遍震驚和洩氣後,頓時充滿力量似的,可謂一舉N得!
但對終審庭就孔允明案的判決,震驚和洩氣也於事無補;要怪,就只好怪政府不濟,當年想出「居港7年」來慳錢的「屎橋」,落得被法官指摘和奚落的下場。而且,在判決後,又不見政府有任何應變意識,既未評估綜援申請激增的狀況(如有),更無意圖按基本法145條修例,對綜援設限以確保福利制度的可持續性。那麼若要震驚和洩氣,倒不如將之轉化為向政府施壓的動力;再向新移民的底細抽絲剝繭,試圖指出個別例子的疑點來影射全體新移民,實在是浪費時間。然而,對一眾無心力細閱判詞和思考案中細節的勞苦大眾而言,對判決感震驚和洩氣,也無可厚非,而這個群組,又正是久渴高質素電視節目來平衡生活壓力的一群,故HKTV的重生,是對他們在低潮後莫大的沖喜。

劇集大還是普選大

有人說HKTV於明年7月1日啟播,是衝着「佔中」而來的維穩策略。但老實說,「佔中」能否成事仍是未知之數;可以「肯肯定」的,反而是到時乃政改諮詢完結並提交報告之時,若真的來個沒有「公民提名」或處處篩選的方案,到時民憤會到達甚麼程度?政治一天也嫌長,更何況是未來的7個月?即使不是HKTV的意圖,但對當權者來說,有個電視平台stand by以作應變,應對難以估計的民情和動盪,安全系數可算大大提高,就如汽車避震那條「彈弓」般,可應付沙石小徑或崎嶇山路。
就是一齣《警界線》的用途已可以千變萬化。即使人們對無綫諸多不滿,但上周對「視帝視后」的討論依然不絕,對《警界線》首播的討論,豈不瘋狂?況且在明年5、6月間必有多條「第2集」的teaser在網上流出,人們沉醉在瘋傳和「給like」之中,甚麼「公民提名」和篩選都拋諸腦後了!若再有些甚麼大型有獎遊戲、event、續集「臨記」招募等供更多市民參與,連七一遊行的民氣也給消解!明年將不是2014年,而是「港視年」。
當然,維基只是做生意,明言不搞政治;HKTV重生對員工、觀眾,甚至是香港電視製作水準所帶來的,也絕對是正面的影響,但上述的客觀效果,實不得不事先張揚以作心理準備;而我們到時要問自己的,可能是劇集大、港視大還是普選大了。

【爾娛我炸】
撰文:周博賢

全能音樂創作人,以文字關懷社會。

本欄逢周三刊登

逢周五隨《蘋果日報》附送嘅時尚美容雜誌《add》雖然早已派完;
拎唔到書嘅朋友,可以上番《add》嘅官網 http://add.appledaily.com 睇番足本網上版,除咗有專訪外,仲有好多時裝靚嘢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