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10月發生的DR集團毒針事件,四名病人感染膿腫分枝桿菌入院,最終一死一傷殘,事件調查至今仍未有結果,亦無人被檢控。醫學會會長謝鴻興指毒針事件涉及最少兩名醫生,惟遲遲未有調查結果,拖累醫委會未能對涉案醫生進行研訊,炮轟相關部門執法效率低,對此相當失望。
謝鴻興又表示不滿政府的醫療程序和美容服務分家建議「唔湯唔水」,並揚言醫生和美容業「絕無合作空間」。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昨討論區分醫療程序和美容服務工作小組的建議,分別聽取醫學界和美容業人士意見。醫學界普遍支持加強規管,但對不是立法規管表示失望。
轟醫療美容分家「唔湯唔水」
工作小組成員之一的謝鴻興於會上批評,DR事件調查無進展影響醫委會研訊進度,又指醫療程序和美容服務分家建議「唔湯唔水」,強調醫生和美容業「絕無合作空間」,因為專業守則不容許醫生與非專業人士合作提供專業服務。
他指,現時醫生註冊條例有關醫藥治療的部份,只是執法指引不具法律約束力,要求政府立法時清楚界定醫藥治療定義,否則日後要控告非法行醫也沒有法律基礎。
美容業反對一刀切規管
美容業界則反對政府一刀切規管美容服務,特別是激光和彩光等儀器的使用方法,認為政府有預設立場。逾100名美容業界代表身穿黑衣,在會議前遊行到立法會門外請願,高叫「要求尊重美容業界」等口號,促請政府規管美容程序時,要進一步諮詢業界及公眾。
香港國際專業導師協會副會長梁頌林表示,近日美容事故都涉及註冊醫生,強調美容業界一直安份守己,不會進行高風險、搞出人命的程序,認為政府一刀切規管美容業界並不公平。
香港化粧品同業協會理事長何紹忠則指,自DR事件後,中小企美容業生意下跌超過四成。亦有業界人士指,現時不少美容院仍在為儀器供款,一旦加強規管會打爛業界飯碗。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表示,將會就高風險的美容儀器作專項的研究,當局亦正進行規管醫療儀器的營商環境影響評估,預計明年上半年向立法會公佈。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