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明年入學的小一統一派位下月中接受報名,教育局昨公佈設立跨境學童專用校網,從八地區調撥共3,000個學額,供2,800名跨境學童報讀,八成學額屬屯門和天水圍,他們力爭的北區只有300個學額,換言之跨境學童壓境局面,將由北區轉向新界西,學童更有可能被「發配」到黃大仙和東涌的小學。
今年有3,900名跨境學童報讀小一自行派位,當中2,800人未獲取錄,須參加統一派位。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昨公佈籌備多月的跨境學童專用校網,北區、大埔、屯門、元朗東和天水圍小學,每班撥出兩個學額入專用校網;屯門、天水圍和北區另有學校加班,尚有黃大仙、馬鞍山和東涌六間小學合共提供200個學位。
過往跨境學童集中報讀北區小學,但專用校網內北區學額只有300個,即可能出現七人爭一學位的局面。
教育局:沒有不選不派
鄰近邊境口岸的新界學額已足夠應付2,800童的入學需求,楊潤雄稱網內的黃大仙、馬鞍山和東涌小學,均是曾取錄或有配套設施取錄跨境學童,「畀跨境學童多個選擇」。他表明向來沒有「不選不派」安排,因此家長即使沒有選報,其子女仍可能被派到該六校,促家長三思是否安排子女來港升學。
在自行派位為兒子選報上水惠州公立學校失敗的雙非家長陳太表示,若果兒子被派到遠離邊境口岸的小學,寧願留在深圳升學。
黃大仙浸信會天虹小學,是專用校網內唯一市區學校。校長朱子穎表示,已在自行派位階段取錄約30名深圳西跨境學童,校方將提供由口岸直達學校的校巴服務,時間只需35分鐘,比需要「周圍兜」的校巴到大埔時間還快。他指黃大仙人口老化,取錄跨境學童可紓緩收生困難和北區學額緊張問題。
東涌有三校加入校網,其中東涌天主教學校校長馮立榮表示,未曾取錄跨境學童,不過附近一間幼稚園已有跨境學童就讀,家長查詢可否入學,因此主動向教育局提出加入專用校網,提供50個學額,「坐車由皇崗到學校只需40分鐘,同去馬鞍山差唔多。」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