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扣貨牟暴利 政府急掃蕩補鑊海關冚水貨黨 撿逾千罐奶粉

供應鏈扣貨牟暴利 政府急掃蕩補鑊
海關冚水貨黨 撿逾千罐奶粉

【本報訊】聖誕、農曆新年前夕出現奶粉恐慌,但今年奶粉供港數量與去年相若,近日突然出現短缺,不排除奶粉商、供應商及藥房層層剋扣奶粉,炒賣奶粉牟取暴利,而海關昨做騷補鑊,搗破走私奶粉集團起獲逾千罐奶粉。
記者:蔡朗清 張家豪 陳沛冰

有知情人士昨對本報表示,今年供港奶粉數量與去年一樣,由3月至10月約3,000萬罐,但在聖誕及農曆新年前夕,突出現貨源短缺爆出奶粉慌,不排除奶粉供應鏈出現層層剋扣的情況,「奶粉由輸港到用家手中,經過奶粉商、批發商、藥房,貨量明明夠晒,但經層層剋扣,製造出唔夠貨現象,目的係炒起奶粉價格謀利」。
知情人士續稱,奶粉商、批發商及藥房是否將所有貨都推出巿面,「根本冇人知,政府都冇權查佢哋」。奶粉商即使沒有扣貨,但奶粉去到供應商或藥房,亦有很大機會被扣貨,「之前都發生過有奶粉商扣起啲貨賣畀水貨客,藥房抬高價賣畀本地客」。

其中一名內地水貨客被蒙頭帶走。

值逾30萬 5人被捕

他指消委會過去曾建議奶粉商設立網上平台售賣奶粉,方便有需要家長「唔使周街撲」,但奶粉商遲遲不落實,「可能奶粉商唔想額外投資做網站,又或者要照顧藥房生意」。
問及奶粉生產商為可不在源頭加貨給香港,他表示,相信奶粉原產地已評估香港農曆年前夕對奶粉需求量,「但可能真係唔夠貨,或香港巿場唔夠大,唔肯加貨」。
奶粉需求殷切下不法之徒走私圖利,海關昨在羅湖及上水搗破走私奶粉集團,起獲逾千罐、價值逾30萬元的歐洲牌子奶粉,是繼今年4月後最大型的反走私奶粉行動。
被捕人士包括兩名分別攜帶12及10罐奶粉、準備由羅湖口岸過關的姓張(55歲)及姓鄭(56歲)內地男子,另海關亦於上水新成路一個貨倉,拘捕三名分別姓黃、姓曾及姓鄭(31至67歲)主腦,行動中海關共撿獲重986公斤、1,098罐,供36個月以下嬰幼兒食用的配方奶粉,分別是荷蘭「牛欄牌」和新西蘭「愛他美」,總值約307,440元。
消息稱,主腦以螞蟻搬家形式散貨,每次用手推車將奶粉分批運送到貨倉附近一帶後巷,再分發給水貨客,水貨客大多以環保袋及背囊走私奶粉過關,交到接頭人手上後,可獲每罐20多元報酬。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經兩星期調查部署後,昨午採取拘捕行動。今年3月起實施限奶令至上月底,共有2,511人因違反限奶令,被法庭罰款200元至27,000元不等,涉及約14,000罐奶粉。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