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宮鬥是否已告一段落或仍有第二、三波,現在還不能確定。連日來,成功鬥垮「顧命大臣」張成澤的金正恩四處巡視,顯示自己大權在握,地位穩固;權鬥中的兩個重要女角,第一夫人李雪主及姑姐金敬姬先後亮相,看來也暫時無礙。至於張成澤的親信舊部,包括在中國經商或辦外交的大批幹部,只怕被召回國後便會人間蒸發,又或像張成澤一樣被處決。
今次權鬥最值得關注的,除了誰勝誰負及金正恩能否穩住金家王朝外,就是中國跟北韓的友好關係有沒有變化,兩國幾代領導人奠下的友好關係能否維持下去。今次張成澤從「顧命大臣」變成「狗不如的人間渣滓」,判決書提到的部份重要罪名是搞類似中國的經濟改革及出賣北韓土地予中國企業,形同賣國。南韓方面也有不少消息指金正恩起意對付張成澤,跟他與中國的密切聯繫有關。換言之,金正恩清算的不單是張成澤個人,更包括清算以中國大陸為師的政策路線。若金正恩真決定疏遠與中國的關係,不再跟在中國後頭,兩國關係會起根本的變化。
學習中國搞經濟特區或加工區的始作俑者絕非張成澤,而是金正恩的老爸金正日。金正日掌權時代好幾次在中國高層陪同下參觀過中國的開發區及經濟特區,○六年更曾到廣州、深圳訪問,見識過兩個城市的巨大變化。回國後金正日雖沒有像中國那樣大步改革開放,但至少願意參照特區模式搞一些加工區,賣一些土地,甚至研究開發一些封閉式的農場增加外匯收入。張成澤強化跟中國的經濟貿易關係,希望多搞一些中國式的經濟改革,頂多算是蕭規曹隨。老實說,以北韓的落後封閉狀態,除了跟中國加強經貿合作,除了學習中國的改革模式外,根本沒有甚麼選擇。
那為甚麼金正恩還要怪罪張成澤甚至要除之而後快呢?除了權力鬥爭外,最合理的解釋是金正恩想擺脫過去一面倒倚賴中國的策略,令北韓在國際上有較自主的活動空間。自從開展北韓核問題六方會談以來,中國的角色越來越吃重,西方及國際社會更把中國視為北韓的「大佬」,指望中國約束北韓,令其不會輕舉妄動。對金家王朝特別是新上場的金正恩來說,被視為中國的衞星國肯定有不滿,肯定不是味兒。為顯示北韓絕非中國的一顆棋子,金正恩剛接班就不顧中國反對搞第三次核試,又一再擺出恐嚇姿態包括宣佈朝鮮半島進入戰爭狀態,好令世界明白北韓不受任何人節制或支配。
今次高調清算跟北京高層交情深厚的張成澤,金正恩顯然要跟習近平等新班子表明他才是北京交手的對象,而北韓是否跟中國保持原來的密切關係也由他決定,其他人不管過去做了甚麼都不算數。
更深層的考慮是,中國迅速崛起對所有鄰國包括北韓是有威脅的。美、日、韓雖表面上仍是主要敵人,但她們對北韓沒甚麼野心,也不太熱衷改變金家王朝。相反,中國軍事、經濟力量越來越強,又是北韓對外窗口,對北韓有形無形的壓力不容忽視。即使只推動北韓有限度開放也足以威脅金家封建統治。
金正恩若要讓自己及北韓在國際上有較大活動空間,有必要跟北京保持距離,放棄一面倒向北京的做法,改為跟鄰國以至死敵打交道。最近北韓釋放韓戰美國老兵就充滿示好意味,接下來他向死敵美國伸出更多橄欖枝也是大有可能的事。
盧峯
資深傳媒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