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近40年的秦始皇陵考古挖掘又有新發現!考古人員在對一個面積13,000多平方米的陪葬坑進行試發掘中,發現大量密集叠壓、用扁銅絲連綴的石質鎧甲和石胄,估計坑內有上千件加工工藝、比兵馬俑更精細的鎧甲和頭盔,專家判斷該坑是大型軍備庫。
這座編號為K9801的陪葬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南部,距離封土約200米,東西長130米,南北寬100米,坑內盔甲整齊叠壓。鎧甲由前護胸和後護背組成,有的配護肩膀的披膊甲。裙甲多採用小甲片,上下翻動靈活,方便勇士行軍作戰。頭盔直披肩膀,可以有效保護將士的頸肩部。坑內還有大量披在戰馬身上的馬甲,及車馬配備的青銅零部件等其他軍用裝備品。考古專家指出,坑內物資擺放高度集中統一,井然有序,顯示當年秦軍管理十分嚴謹。
動用逾500萬甲片
新出土的石鎧甲顯示,2,200多年前的秦人已熟練掌握精細的玉石器加工工藝。有專業人士經過實驗證實,手工加工一件平均有600片甲片的甲衣,以每人每天正常工作8小時計算,需要工時344至444天,也就是說,製作一件甲衣,需要一年的時間。而陪葬坑內的鎧甲和甲胄用到的甲片總數超過500萬片,其所費勞動量極其巨大,秦始皇陵的規模也由此可見一斑。
位於陝西的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地宮中心安放秦始皇棺柗,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範圍逾56平方公里。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面先後發掘陪葬兵馬俑坑三處,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
新華網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秀文@杜琪峯;DADA閃電復出後首次專訪!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