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建築業重災 95%公司請人難 僱聯促輸外勞

服務、建築業重災 
95%公司請人難 僱聯促輸外勞

【本報訊】繼香港總商會要求政府輸入外勞後,僱主聯合會也加入催迫行列。該會昨公佈一項調查,指95%受訪公司都有職位空缺,當中兩成公司的空缺佔所需人數11%以上,其中兩間比率更逾26%,有18份空缺懸空超過一年,要求政府正視請人難的困局,容許屬重災區的服務業和建築業引入外勞。
記者:倪清江
僱主聯合會聯同工業總會及建造商會等七個組織,9月至10月初就人手空缺情況,成功訪問160名僱主,涉及11個行業,共聘用10萬人。結果顯示,僅半成公司沒有職位空缺;近半公司的空缺數量相等於所需人手5%或以下,三成則介乎6%至10%;餘下約兩成的空缺比率,佔公司所需人手11%至20%,兩間公司則逾26%,分別屬零售業及建築與物業管理業。

加薪搶人形成惡性循環

顧客服務類別空缺最多,共有92份,其次是有62份的技術或工程類別,文員空缺也有50份。大部份空缺懸空一至兩個月,但有18份招聘一年仍未有人填補,技術或工程類別佔約三分一。半數受訪僱主指招聘障礙包括工時問題,也有近半是應徵者缺乏所需技能及資格。
僱主聯合會總裁龐維仁指出,目前大部份行業出現「十個煲,七個蓋」的人手不足問題,僱主加工資搶人也無法解決,「冚嚟冚去都冚唔到,唔係加工資可以做到(解決),於是出現惡性循環,但整體生產力冇高咗」。他指出,服務業和建築及技術業人手不足已達嚴峻水平,被問及是否贊成輸入外勞,「呢兩個行業絕對值得考慮啦,其他特種行業及特種技術都有需要」。
零售、商業及成衣總工會總幹事張麗霞指,近年確實有員工投訴人手不足,但他們向公司反映後,僱主卻未有積極跟進,「一路拖住唔肯請人」,到最近政府聲稱研究放寬補充勞工計劃,業界就借勢指長期請不到人。
她指,零售業只有三成員工是長工,其餘七成是散工,要吸引新人入行,需要改善待遇,「𠵱家售貨員普遍月薪得11,000蚊至12,000蚊,每日做足12個鐘,對年輕人嚟講,係冇乜吸引力」。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