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助倫敦的士扭虧「香港是豪華的士新市場」

吉利助倫敦的士扭虧
「香港是豪華的士新市場」

【英國NEWS直擊】

英國汽車業式微已久,主要的英國牌子已被各國車廠併購,倫敦的士亦不能例外,生產商錳銅控股幾近破產,今年1月被吉利(175)母公司浙江吉利收購。本報記者直擊倫敦的士公司位於高雲地利(Coventry)的總部,廠長表示吉利入主後已轉虧為盈,正研發其他能源的士。

記者、攝影:高明輝

倫敦市中心乘火車前往倫敦的士公司總部需約1小時,該區曾為汽車重鎮,現較似一小鎮,惟仍有不少汽車痕迹,寶馬、Mini的展銷場位於倫敦的士廠旁,市內亦有汽車博物館。

人手裝嵌 每日產8輛

市場經理Nyasha友善地帶記者參觀整個生產線,車廠外牆以較舊的紅磗建成,內部設備尚算新淨,但未見先進的生產機械,反而較多工人在埋頭苦幹裝嵌,車廠工場主管Steve表示,英國廠主要以傳統的人手技術製造,需要大量技術滿足的士長時間行駛的獨特需要,而機械化可大量生產,但認為「欠缺靈魂,僅將貨車改裝成的士」,又指高雲地利車廠很舊,沒有現代化的技術,現時每日生產8輛的士,計劃增產至10輛,又稱吉利購入後兩間車廠產生很多「化學作用」,例如技術交流。
身為廠長的倫敦的士公司營運副總裁彼得翰森接受訪問時指,公司已轉虧為盈,財政非常穩健,因為是吉利集團的一部份,又指銷售正在上升,10月的銷量較去年升15%,現時推廣「倫敦的士概念」,最新出口1,000部的士往阿塞拜疆,亦開拓澳洲及新加坡市場,而上海車廠亦服務中國及全球市場,首次於5年前的京奧向北京出售倫敦的士,近期在南京出售一定數量的士,他指,亦有向香港出口,「香港是另一個豪華的士的新市場」,主要售予酒店。英國本土方面,85%倫敦的士都是他們生產。據該公司網站,一輛倫敦的士價格為31,995鎊(約40.5萬港元)。

生產流程

1. 修葺車殼
來自中國的零件運到英國車廠後,首先要修葺車殼、上色(圖)及打蠟,車殼多數噴上黑色,亦有藍色及白色等。

2. 人手裝嵌
倫敦的士由人手生產,經約50個步驟,每個需時49分鐘,包括安裝座位、軚盤、車門及指示燈等。

3. 裝嵌底盤
工場的另一方則裝嵌汽車底盤(圖),包括引擎、車輪、支架等,部份零件來自歐洲,完成後便會裝上車殼。

4. 修補瑕疵
的士從噴油房到可以出街約需3天時間生產,之後會進行測試,再回到車廠內修補微細的瑕疵,完成後便出售。

看好「混能的」發展

他指,該公司計劃生產混能的士,但仍需多年時間研發。他相信現時電池技術未足以滿足24小時運作的的士,所以電能車可以用作上班,工作時充電,但電量不足以全日開動,談到比亞迪(1211)在港的電動的士,他認為,要用半日充電,司機開車時間不夠,此外,若模式改為換電,成本便會增加,電池成本需5,000至7,000鎊(約6至8萬港元)一個,同時要有技術員配合,亦要快速換電,配套上要有大量換電場,現時根本無法成事,故他仍較看好「混能的」發展。

倫敦的士有百年歷史

【話你知】
倫敦的士車廠總部位於高雲地利,原是英國汽車重鎮,著名車廠如路華、積架、戴姆勒等名車都源自此,惟70至80年代當地工業息微,不少車廠倒閉,倫敦的士跟其所在地亦有類似命運。
生產倫敦的士的公司原名錳銅(Manganese Bronze),於1899年成立,後來成為倫敦的士主要生產商,06年跟浙江吉利控股(吉利(175)母公司)合資於上海設車廠,09年被吉利購入兩成股權,2012年因融資失敗被羅兵咸永道接管,今年初吉利以1.08億元人民幣購入錳銅餘下股權。

現時推廣的「倫敦的士概念」,將開拓澳洲及新加坡市場。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