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策略】
中資車廠購外國品牌非首次,吉利之前亦曾購入富豪汽車,惟自主品牌仍未有力立足國際市場。倫敦的士營運副總裁彼得翰森指,中國車廠學習得很快,但落後的環節是現代引擎技術。
在成熟市場較難競爭
另一方面,他指吉利以外很多中國車廠都錯誤地生產很廉價的汽車,未能符合國際標準,令中國汽車很難出售至已發展市場,但卻可以出口至發展中國家,他認為,中國汽車業應訂下目標,可與德日韓車廠的質素競爭。
交銀國際汽車行業分析員姚煒指,現時中國汽車市場的自主品牌主要有成本及低價優勢,特別是1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市場。
不過,現時僅出口到新興市場,中國自主品牌在成熟市場較難競爭,相信短時間不能追上國際市場的品質,但相信長城(2333)及吉利(175)有機會追上國際水準,又指部份內地汽車安全、碰撞測試已達歐洲水平,但品牌知名度仍需時建立,相信電動汽車有機會跑出,因為跟外資廠「起步線一樣」。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秀文@杜琪峯;DADA閃電復出後首次專訪!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