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B&O的設計經得起時間,將1992年作品BeoLab 8000和新生代BeoLab 18放在一起,如果你之前對它們全不認識,相信很難想像它們是相距21年的產品:「BeoLab 18是向BeoLab 8000致敬之作,簡約圓柱、直立外形,和標誌性的錐形獨腳都極富原作韻味,新加入的21條木條,則有助散發聲音和增添生動感。」由李啟德來介紹適合不過。
BeoLab 18利用木條混和金屬質感,在「舊有的未來感」中加添古典味,感覺亦更易融合於一般家居環境。機頂新加的高音單元,亦令喇叭有更全面的表現,不得不提的當然是BeoLab 18是全球首次運用了最新WiSA標準的無線傳聲技術喇叭,能更完美地無線傳送聲音。不過,實際聲音如何,還不能妄下判斷,因為發佈當天,現身的BeoLab 18還是工程機,未有進行試聲,但以B&O的一貫水準,相信仍值得期待。
David Lewis:首創長條直立喇叭
長形直立的BeoLab 8000是世界第一款長條形設計喇叭,是近代B&O最重要設計師David Lewis的作品,以「消失」為設計重點,意即可融入於家居任何角落,修窄的錐形腳位,更被不少人形容為「如雕塑般優美」。他還創作了多件B&O的經典作品,例如簡約版的BeoLab 6000和Beocord VX5000錄影機等,均以其創新意念與外形,被選評為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藏品。他於2011年離世,其團隊「David Lewis Designers」仍為B&O繼續設計工作,其得力弟子Torsten Valeur,便創作了BeoLab 18及BeoLab 17向他的經典作品致敬。
冰鐵雕塑BeoLab 17/19
現場真正發揮WiSA效果的重任,則放在BeoLab 17和BeoLab 19身上。BeoLab 17屬書架形喇叭,跟BeoLab 18一樣,傳承自經典前作BeoLab 4000,以簡約一整片鋁材鑄成三角形機體,加上以冰裂為靈感的喇叭蓋,整體感覺尚算型格,但個人感覺稍嫌普通,舊有BeoLab 4000卻更獨特時尚。
不過聲音處理方面,由有線到無線已是極大進步,同樣以WiSA掛帥,能以無線接駁完整的7.1環迴聲效,現場試看《一代宗師》對戰一幕,七個喇叭,拳來腳往聲畫配合極準繩,位置感精確,環迴效果亦彷彿感到拳頭就在身邊擦過,跟有線接駁的喇叭效果全無分別。
而拳拳到肉的超重低音,則由獨特12面體設計的BeoLab 19配合發放。不同於BeoLab 17和18,BeoLab 19是完全新設計的作品,沒致敬對象的包袱,以創新12個正五邊形拼合出獨特結構,感覺特別堅固,加上兩個8吋單元各由獨立160瓦D級擴大器推動,內外都貫徹剛勁有力的感覺。
足本收睇《亂噏24》x 鄭秀文@杜琪峯;DADA閃電復出後首次專訪!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