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內地流傳一段片長五分鐘的網上動畫短片,名為《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動畫以幽默輕鬆的手法,比較美國、英國和中國領導人的產生機制,並介紹習近平晉升為國家主席的艱苦過程。片中7名政治局常委以卡通大頭的形象亮相,與平時嚴肅的面貌大相逕庭。
這條短片一般被視為共產黨自我宣傳、引導輿論的全新嘗試,雖然片中沒有列明是官方製作,但在中國媒體嚴格的審查制度下,這種涉及最高領導人的高度敏感題材,假如沒有得到中宣部的綠燈,應該不可能如此廣泛在內地傳播。
日共用卡通宣傳理念
當大家在驚嘆中國共產黨竟懂得用卡通作宣傳的同時,原來日本共產黨亦正以同樣手法闡述該黨理念,而且卡通的應用比中國走得更前。它們僱用廣告公司設計了8個可愛的卡通代言人,組成網上「日共宣傳部」,以趣緻手法向日本國民解釋該黨對不同政策議題的立場。
8個代言人分掌不同範疇,並與其造型息息相關,例如代表教育的是擁有10個孩子的師奶「育子」,網頁介紹她打算再生一個,組成家庭足球隊;代表稅務的,是一個苦口苦面的錢包。每個卡通人物都有自己的Twitter戶口,不時發佈《共產黨宣言》的摘錄字句。「日共宣傳部」還創作了主題曲歌詞,再邀請公眾人士為其譜曲。該黨更將卡通代言人的形象印在T恤及硬紙板做的喇叭上,增加曝光。
日本傳媒引述日共副宣傳部長田村一志稱,近年該黨支持者日減,而且黨員多為工人和教師,接觸層面較狹窄,民眾更認為該黨形象模糊,理念表達欠清晰,遂決意改變形象,吸納新血。
如此做法能否增加支持度是未知之數,但據當地年輕人的回應,確是改變了他們認為日共刻板沉悶的看法,並多了解一點該黨的立場。
以卡通作為政治宣傳的工具並非新鮮事,美國政府早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已借助卡通漫畫塑造敵人的邪惡形象,使出戰一事合理化。1941年出版的超人漫畫,就有超人痛擊希特拉與納粹傘兵的畫面。同年推出的《美國隊長》漫畫,故事更旗幟鮮明地以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把希特拉描繪為反派大魔頭,推廣美軍參戰等同於正義之舉。
二次大戰已有《美國隊長》
卡通漫畫經常被美軍的心理戰行動(Psychological Operations,2010年後改稱MISO)使用,企圖傳遞選擇性或指示性信息,以影響國內的輿論,這類漫畫稱之為「PSYOP Comics」。而同一宣傳手法,亦應用於影響外國群眾的心理上。韓戰期間美國政府就製作了漫畫《Korea my Home》,向韓國國民解釋北韓的野心與美軍用兵之原因。
2008年,美國亦就伊拉克戰事創作了漫畫《Sixth Brigade》,試圖改善當地平民對美軍的印象及了解恐怖主義的禍害。同年,美國將核子動力艦艇「華盛頓」號派駐日本,引起民間憂慮。為緩解日本社會公眾對這艘龐然大物的抵觸情緒,美國找了兩位熟悉軍事的日本漫畫家登船參觀,並繪製作品《CVN-73》,以卡通介紹「華盛頓」號的基本情況、官兵的日常生活以及「日美兩國的友好協作」,釋除大眾疑慮。
漫畫卡通在華人政圈也常被使用。2010年香港五區公投運動,由本地漫畫家Cuson創作的漫畫,成功在網上廣傳。
年中的馬來西亞大選,當地反對派亦推出介紹政黨輪替重要性的漫畫報《羊咩咩的選擇》,在大選期間免費派發給選民。
與純文字比較,卡通更能讓複雜的訊息被接收及消化,特別適合用於解釋偏向沉悶的政治論述,或向政治冷感的民眾政治動員。相信在未來的政改及和平佔中運動上,卡通漫畫將會成為相當重要的宣傳工具。
徐 緣
跨國公司市務總監、營銷專欄作家
http://www.facebook.com/tsuiyuenmarketing
本欄隔周一刊出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秀文@杜琪峯;DADA閃電復出後首次專訪!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