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中頭獎與唔使做 - 丘亦生

金融雲端:
中頭獎與唔使做 - 丘亦生

上周的六合彩,出現歷來最高彩金9,000萬元,而且更加是一注獨贏,大家對幸運兒當然又羨又妒,甚至有警員在網上炫耀出入林寶堅尼,也立即惹來是否頭獎真身的猜疑,被傳媒人肉搜尋,當事人以「真係中咗獎我就唔使返工啦!」來澄清,不過這絕不是有力的辯解。中頭獎與唔使做,原來並非等號。

基層中獎傾向繼續工作

甚麼都有統計的美國,有一項相當大型的綜合社會調查(General Social Survey),由芝加哥大學每兩年進行一次,樣本多達數萬人,內容巨細無遺,當中既有叫人衡量自己當下有多快樂,連橫財的影響都會問餐飽。據《紐約時報》最近報道,即使出現一筆足以用過世的橫財,四分之三的受訪者都表示不會為此而辭工,尤其是那些教育程度最低、收入最微薄及職位缺乏社會地位的,最傾向繼續工作,相反社會精英較可能因為中獎而嘆世界。
這似乎與常識有異,按道理高薪厚職的,理應對中獎較為平常心,而9,000萬元對一個低收入人士帶來的生活轉變,肯定遠遠大於一個CEO。會否低收入人士的安全感較低,故此即使發了達,還是希望留住工作,儘管日後不用再拚命儲錢?
我找不到一個有力的解釋,不過可遇不可求的橫財,確實給人來得突然、散得也快的印象,多少中了頭獎的幸運兒,幾年後的生活可能閉翳多過富貴。英國有一項研究,追蹤了22名彩票贏家,發現他們並不比一個特徵相若的參照組表現得更快樂,甚至在某些事情上,覺得更差。
經濟學越來越關注快樂或生活滿意度的課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在其超級暢銷書《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亦提過,一次個別事件對人生觀感的影響,其實可以頗為短暫。

個別事件難影響長遠人生

例如因意外而傷殘的人士,事發後當然極不愉快,但只要沒有長期病痛,一個月後,情緒超過一半時間已回復平穩,跟常人一樣享受人生。一旦適應新生活,注意力會去了其他地方,便不會整日想像自己的不幸。這與中頭獎的心情有點似,中的時候當然欣喜非常,但當塵埃落定,一切會慢慢回復舊觀,感覺上反不如一份工作般實在。
因此橫財縱使能改善生活,但卻並非快樂的保證,歡情往往太短暫,反而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快樂與否是天生的,生活感到有多美滿,遺傳因素決定了一半。不過,當社會越來越貧富不均,透過其他方法改善生活的途徑越來越渺茫時,大家惟有繼續發其橫財夢,即使明知它帶來的興奮作用,只像過眼雲煙。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秀文@杜琪峯;DADA閃電復出後首次專訪!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