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數月,回到香港三步拼作兩步攬住《100毛》重拾舊歡,翻到第九十四條發現最心愛的專欄竟然人間蒸發,不知幾時換了玄之又玄的陳定邦,大受打擊之下幾乎想原機折返法蘭西,顧不得已經買了票去日本看市川海老蔵和坂東玉三郎。現在聊借地盤一角正式提出控訴:你們這些狠心巴打,Cute & A玩得好地地,怎麼可以話變就變,無情情飛起親愛的夏蕙BB?雖然陳先生的文字也非常發人深省,譬如今期探討小酒窩,「在左面頰的代表男性人緣較旺,右面頰的則代表女性人緣較好,若是兩邊面頰也有酒窩的,則是男女通殺」,教曉大家行走江湖帶眼識人,實用功能指數爆燈,但是當今世上誰可替代妙語如珠的冷面笑匠?信唔信心靈脆弱的粉絲,嬲起上嚟呼朋喚友集體罷買雜誌吖嗱?
在拜讀那個消失了的專欄之前,我和大部份人一樣,一提起黃夏蕙三隻字,腦海浮現的不是一塊無所不用其極的人肉攝石,就是年年於黃大仙突圍而出上頭炷香的虔誠施主,再也想不到衣櫃藏着個喜劇泰斗,發功時幽默感直逼同宗的黃子華。誠邀九唔搭八的知名人士加入作者陣營,近代成績最有目共睹的當然是安迪華荷的《訪問》,不過他們撈過界的義工一般屬於玩票性質,鮮有荒廢正職期期固定下海的個案。像夏蕙BB那樣,能夠不厭其煩展開車輪戰的畢竟不多,她也真教人喜出望外,活學活用「條條大道通羅馬」的交通規則,創造出「啖啖口水通潘炳烈」的奇景。天真的你,大概不知道這位港產車神鼻祖是黃女士的現任丈夫,在太太專欄的出鏡率,高過《唐頓莊園》的瑪姬史密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