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成功着陸今放「玉兔」探月

嫦娥三號成功着陸
今放「玉兔」探月

五千年登月夢,一朝成真!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經過13天的飛行後,昨晚9時12分終於親吻月球大地,中國成為第三個在月球表面實現軟着陸的國家。登陸中與地面失去聯繫的720秒,既是眨眼一瞬、又格外漫長。

經過多次變軌,嫦娥三號昨晚9時從距離月面15公里處開始降軌,在12分鐘的時間內完成調整姿態、懸停與尋找合適降落點、平移等多個步驟,一切順利地降落在月球西北半球的指定地區。因為時間太短,地球控制中心無法實時控制,因此這段降落過程全由嫦娥三號自己完成。科研人員也稱之為「黑色720秒」,將其視為整個探月任務中最驚心動魄的一段。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晚發表聲明,祝賀嫦娥三號成功着陸月球。

嫦娥三號探測器降落之後的第一張照片。新華社

時速200米觀天看地

雖然專家稱着陸地點在預定範圍內,且照片顯示探月器姿態正常、附近地形也比較理想,但從經緯度判斷似乎在原定的虹灣地區邊緣。此前之所以選擇虹灣,是因為該地區相對較為平坦、有充足的太陽能,且之前沒有其他國家探測器踏足。
按計劃,玉兔號月球車先充電,今日早上才從嫦娥三號中釋放、走下月面,從而開始至少三個月的巡視勘察。這個重達140公斤的「兔子」速度與烏龜鬥慢,時速僅為200米,即每分鐘行進距離相當於成年人的四步。不過玉兔號卻肩負重任,需要完成觀天、看地、測月的任務,即探索宇宙、回望地球空間環境、測量月球成份。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的歐陽自遠自豪地稱,不少任務都是中國首創,並非炒美國與前蘇聯的舊飯。
探測期間,玉兔號只會在月球的白天工作,到了夜晚則收起一側的太陽能翼,採用同位素熱源保持溫度,美國專家讚賞中國對同位素的採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只不過,因為自轉較慢,月球的夜晚相當於地球上的半個月,因此月球一日就是地球一月。
新華網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秀文@杜琪峯;DADA閃電復出後首次專訪!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