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對近期樓市轉熱,僅指「不像死水一池」便了事,意味對回贈稅款方式予以肯定,明顯不欲扼殺發展商賣樓機會,但要發展商不賺到盡的商業良心。從商者商業良心很少放在前列,有機會多賺那會錯過,面對冰封的樓市,若只求價則不切實際,若以少少回贈便引出市場購買力,當然不會放過獲取利潤的機會。
觀乎由房協以長幼共融為賣點的首個混合租賣住宅——筲箕灣樂融軒,首天銷售僅90個單位,究其死因不外乎三個,價高、租貴、折扣低。
概念好 實際行不通
房協這個以私樓興建模式新盤,予人錯覺開價太高,但以同區私樓比較,呎價、銀碼相差不遠。若旺市時銷售肯定搶手,但市靜時又無任何回贈折扣,變相高於同期新盤,無論投資者或用家,肯定不會購買這樓盤。至於60個長者出租單位,月租1.3萬至1.8萬元,也比同區私樓租金為高,買家有能力購買樓上單位,又需負擔長者租金的話,入息肯定要4至5萬元或以上,若負擔得起其實可有其他選擇,甚至買大一點與長者同住,計劃概念雖好但實際行不通。即使有考順仔願負擔長者住屋租金,但卻無租金或買樓津貼,這亦是為何縱有購樓優先權,也只獲31個家庭申請,最終得8個家庭行使優先權,房協似乎錯估形勢,成績出現落差。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
足本收睇《亂噏24》x 鄭秀文@杜琪峯;DADA閃電復出後首次專訪!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