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證監會近日接連出招,展示整頓市場決心,除日前破天荒向杜軍內幕交易案投資者「回水」外,近日更已成立專責小組,檢視及監管上市公司各項公告及文件資料,「主動出擊」預防企業的不當行為。
證監會主席唐家成表示,成立企業規管專責的小組主要目的,是希望盡早發現上市公司不當行為,減少對市場的損害,其中首要監察目標,將主要是有連續虧損紀錄、經常出現重組和更換核數師的公司。
事實上,近年不少香港上市民企「爆煲」,其中以四年前上市的洪良國際,上市後不久被發現招股書嚴重失實,以及於2009年上市的中金再生(773),因懷疑交易造假遭證監會申請清盤最為轟動,其他因不同原因長期停牌的包括中國森林(930)、瑞金礦業(246)等。
梁定邦:監管勢趨緊
唐家成指專責小組具體工作包括主動檢視上市公司的公告、通函及報告、留意傳媒報道和分析員的研究報告、向每家公司定期進入深入的檢查,希望透過主動調查,盡早發現並提醒投資者小心。
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昨日出席公開活動時贊同,證監會應加強監察力度,並指出全球市場的監管力度未來只會越來越緊,加上中證監與證監會一向緊密合作,絕對「唔會鬆懈」。
此外,證監會昨日公佈7至9月的季度報告顯示,證監會錄得2.77億元的收入,較上季下跌5%,但與去年同期的2.69億元相若,期內赤字為4,200萬元,較上季1,900萬元赤字進一步擴大,去年同期則錄得1,900萬元盈餘,而截至9月30日,證監會的儲備為74億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