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織復織織
做乜?網上召集捐贈毛冷,編織成五十至八十條頸巾,以平等理念,分享給路上遇到的老人。
想起平等分享行動最初的召集人Benson Tsang。「分享」信念以幾何方式發散,港九各地有心人自行發起各式行動,Benson說:「至今已經失控!」今日失控的,有織織復織織行動的Joefie。她本想在FB上收集五十至八十條頸巾或毛冷,分享給深水埗有需要的老人家。活動才推出一個晚上,已收集到超過100條頸巾,及後毛冷工廠捐出200磅毛冷,Benson在FB上又召來300條,至今前後共收到手編頸巾近600條,但一轉手,也好快被戰友們分發到街上。最近還有頸巾廠捐出數萬條貨尾(總數暫未確定),情況一發不可收拾。
去年聖誕,Joefi也為老人家派飯,但大家都沒有笑容。Joefi:「原來當時我抱着:『我來幫你們哦!』的心態行動,彼此間已有了高低之分。」為了方便整理,她沒為老人家們提供選擇,大家只是覺得來排隊取飯。她才理解到,在平等的理念前,你要考慮到他們真正的需要,有數款飯盒以供選擇,要像朋友般關心說話,那份尊重,你才會感受到那份快樂。她說:「社會資源分配實太不均,我不是救世主,只是想將我有的東西,與你分享。」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