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聖誕節不夠兩星期,大大小小派對應接不暇,每個都要帶埋禮物去交換。有得玩,孩子笑逐顏開;難為了爸媽,四出搜索平靚正精品。下列$20、$50和$100以下的精選,雖不能媲美名店出品,卻也絕對出得廳堂,美觀、好玩又實用,不怕囤積家中變成負擔。
記者:許政
攝影:許有達
模特兒:李穎恩、Paco Wong
星媽細說溫馨禮
徐淑敏:禮物是回憶
Suki原來早和三歲半和兩歲的Vianna和Renee購買聖誕樹和大大小小的裝飾,以回憶作禮物。「小姊妹間互相合作,這成功感和滿足感,是她們這年紀很難得的感受,早點認知可讓她們了解付出的喜悅。而且裝飾過程溫馨又有氣氛,非坊間物質化、一式一樣的禮物可取代。」朋友送上禮物,Suki表示不會拒絕這份心意,不過會先收起。「每次也要姊妹倆一起打開禮物一起玩,即使玩厭了,送人前也要得到對方同意,讓她們明白禮物的喜悅來自分享和尊重。」
楊鎧凝(Celine)媽媽:禮物是關心
原來廣告小天后最愛看電影,「所以我預備了《怪獸大學》和《壞蛋獎門人》影碟作禮物,她愛不斷重複看。我也會讓她和朋友仔齊齊討論劇情和人物,大家都好踴躍發言!」楊媽媽也會和Celine執拾兩母女衣服、玩具贈予印傭,「讓她知道同一屋簷下要互相尊重、關心。」
傅珮嘉:禮物是訓練知足
初為人母的Maggie坦言因為是第一胎,甚麼也買給兒子,「我相信很多第一任爸媽也曾犯上這錯誤。」直至一天醒覺自己買得太多,於是在兒子兩歲生日時不再搞派對,也讓朋友把心意化成錢放入紅封包,和兒子一起把錢捐掉。「雖然他年紀還小,但也希望他從小有慈善及知足的觀念。」
李樂詩:禮物是人生態度
Joyce說四歲大兒子Maxton「英雄主義」甚重,對消防車情有獨鍾,「每早我也要滾落床扮被拯救。」為鼓勵孩子繼續有這份觀察他人需要的心,Joyce買了一套消防裝予Maxton。「我鼓勵他即使沒穿上制服,『下班』了也要以助人為己任。聖誕會帶一歲的弟弟和哥哥到書店選禮物,透過禮物,我們灌輸他正確的人生態度,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
唐寧:禮物是分享
作為今年宜家家居「毛公仔助學行動」大使,Leila說自己很少買禮物予兒子,也鼓勵朋友不用送禮。家中玩具,她都提點兒子要珍惜,以便將來送給其他孩子。「我希望待他再大點可和他將利是錢助養小朋友,再大點時帶他到山區探訪,觀察民生百態。」她相信了解他人需要,分享自己的擁有,其實比收禮物更愉快。
足本收睇《亂噏24》x 鄭秀文@杜琪峯;DADA閃電復出後首次專訪!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