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凱迎報道】港府成立督導委員會檢討醫管局聯網服務管理,本月上任的醫管局主席梁智仁首次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委員會上認為毋須翻轉整個醫管局聯網制度,但他主張配合未來啟德醫院的落成,將人口擠迫及劃界不理想的九龍東、中、西三個聯網「拆骨重組」。立法會議員贊成做法,冀重新為聯網劃界可解決資料不均的問題。
上述三個九龍區聯網分別以聯合、伊利沙伯及瑪嘉烈醫院作為龍頭醫院。梁智仁形容,現有的劃界情況並不理想,例如近乎一街之隔的伊院和廣華醫院,前者是九龍中聯網,後者反屬九龍西。
醫院選址與人口分佈不協調,也令病人與服務量錯配。有資深公立醫院醫生透露,現時約有40萬人口的黃大仙區,居民本應到九龍西聯網求診,但原來伊院約一半急症病人來自黃大仙區。該醫生認為,將來配合啟德醫院落成,醫管局應理順聯網界線,將黃大仙區劃入九龍中聯網。
或安排伊院搬到啟德
至於如何重新劃界,梁智仁不肯透露,只強調目的是希望令病人更方便,資源分配可變得較平均,「太多病人嘅(聯網)可分配到另一度」。但他表明無意加設新的聯網,以免增加更多行政費。醫管局正籌劃啟德興建大型急症醫院,並有意安排需要重建的伊利沙伯醫院搬到啟德,配合重建計劃。
梁認為自己與前任主席胡定旭不同,因他曾任職公共醫療服務38年,有足夠前線經驗。談及任內大計,梁重申當日宣佈他接任時的三個目標,包括令公院服務達世界級水平、訓練年輕醫生及鼓勵醫護人員多做科研。
議員冀解決資源不均
至於應否免試引入更多境外醫生,解決公院人手不足問題,梁認為醫委會的考核是為保障醫療水平,而非刻意排外,執業試亦已增至一年兩次,不支持放寬境外醫生考試。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贊成檢討現時七個聯網的劃界。他舉例指,以聯合醫院為龍頭的九龍東聯網,資源很缺乏,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長,但現時病人不能自由選擇跨區求診下,被迫留在聯合輪候,「將來重新劃界,可考慮將九龍中條界劃過啲去九龍東,幫手分擔病人」。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傅錦峰認為,除檢討聯網重新劃界外,也要檢討資源分配,如是否繼續按人口或按服務量分配。
足本收睇《亂噏24》x 鄭秀文@杜琪峯;DADA閃電復出後首次專訪!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