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選風雲人物是年度大事,各地都爭相轉載評論,當選者與有榮焉。只是,在流動通訊互聯網世代,Time的銷量及影響力也不斷萎縮,不少人擔心會步Newsweek後塵,變成只有網上版,甚或倒閉告終,到時候年度風雲人物選舉便會無以為繼。
扯得遠了,說回今年的風雲人物。時代選了教宗方濟各。這個選擇政治正確之餘又四平八穩,不會有太多異議。說選擇政治正確沒有甚麼貶意,畢竟全球不同地區湧現一股打破歧視、爭取平等權利、要求公義的浪潮。種族、性別、性傾向的隔膜及禁區一一受到衝擊,同志身份、同性婚姻以及領養小孩不但成了公開討論的議題,更成為大型社會運動,令平權政策及法律有很大改變。向來在社會價值上偏向保守的美國已有多個州分承認同性婚姻,軍隊、政府高層也接受同性戀者有同等權利出任要職,參議院很快將會確認第一位表明是同性戀者的上訴法院法官。
在歐洲的天主教國家如法國,奧朗德政府同樣成功通過法例容許同性婚姻,承認他們有平等權利。在這股風潮下,向來保守的天主教會出現一位包容同性戀者的教宗,一位沒有站在教條道德高地上批判同性戀者的教宗,自然備受注目,讓人對教會另眼相看,並令平權運動更具影響力。
除社會價值議題上的包容與理解外,教宗方濟各對貧苦弱勢者的強烈關注,對病患傷殘者的真切關懷都令人印像深刻。前不久有記者拍下一張他親吻擁抱滿臉毒瘤病人Vinicio Riva的照片在網上瘋傳,令人深切感受到方濟各的仁厚不是做秀,而是真心誠意出於對弱勢者的關懷愛護。
方濟各對貧富懸殊的批評,也比上任教宗本篤更有力。 金融海嘯後,不管是西方大國還是新興經濟體,貧富兩極化都有增無減,失業大軍不斷增加,上班族收入了無寸進甚至倒退,新舊富豪的窮奢極侈卻毫無收斂。不公義不但成為很多國家的重要政治爭議,也是當世不能忽視的議題。方濟各一再在貧富懸殊問題開炮,為低下層貧者發聲,道德感召力自然比瞻前顧後、擔心開罪既得利益者的各國領袖強得多。而且,方濟各的發言常常少了份沉重,多了些即興的感受及幽默感。德國明鏡周刊分析,他上任七個月來的多篇發言中最常用的字眼是avanti(前進)、tutto and tutti(所有事與所有人);最少或沒用的字眼是懲罰、處分與權力。
教宗方濟各成為風雲人物當然有充份理據,可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及洩密的前中情局僱員斯諾登過去一年掀起的風雨也不少,從短期影響而言甚至比教宗有過之而無不及。
普京憑個人、一國之力在世界各熱點插上一腳,成功改變了地緣政治面貌就很有點呼風喚雨的味道。敍利亞銷毀化武及伊朗停止研發核武協議,普京都有重要影響力。原來主導的美國反而進退失據,有點傾也不是、戰也不能的味道。經過這樣的洗牌,自九十年代開始在中東地區「失蹤」的俄國重新插上旗幟,並擁有敍利亞這個忠實盟友替她出招,未來一段時間普京及俄國將左右大局。此外,俄國成功以威逼利誘手段阻止烏克蘭簽署加入歐盟的協定,同樣制止歐盟東進的部署,減輕了俄國的壓力,令歐洲版圖隱然回復兩陣對峙的味道。
要是有正邪風雲人物選舉的話,普京大有理由跟方濟各平分秋色。
盧峯
資深傳媒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