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浸腳活血驅寒
冬天用熱水浸腳有禦寒保暖功效。中醫師倫新指,足部滿佈穴位,又為陰陽經脈交接地點,有助全身氣血運行。由於「寒從腳起」,身體要驅寒要先做好雙腳保暖工夫。臨睡前以攝氏40至45度熱水浸腳約20至30分鐘,有助氣血暢行、舒筋活絡。
市民謹記熱水要浸到小腿位置才見效。另外,寒性體質的人士也可用艾草煲水浸腳,先將艾草煲20分鐘,然後才浸腳。因艾草性溫,更具溫中散寒、溫經通脈的功效。
按摩穴位也有驅寒功效,包括指按腳板底的湧泉穴、下背部的腎俞穴位,可溫補腎陽。指按膝下的足三里、背部的脾俞穴位,能補益氣血。每個穴位每次按摩約5分鐘。市民最好每天步行半小時或以上助雙腳血氣運行。
熱底人士勿飲薑茶
不少人愛在嚴冬季節,飲一杯薑茶暖身,但薑茶非人人適合。中醫師倫新指,薑茶只適合寒底人士,熱底人士誤飲薑茶或會加劇咳嗽、口乾,甚至喉嚨痛等症狀。其餘茶類如紅棗茶有助補充氣血,適合任何女性在平日飲用。焗羅漢果水飲用也十分普遍,倫新指出,寒底人士不宜飲用羅漢果水,誤飲會致咳嗽及痰多。
進食健脾補腎的食物也可暖身。其中淮山、蓮子、枸杞子有健脾功效;黑米、紅棗可補腎;百合可潤肺,適合用來煲湯。另可考慮「煮番幾味」,其中蟲草桂棗雞湯、參歸羊肉湯及羊腎粥也有益氣散寒、禦寒保暖作用。粥療養生十分有效,晨早起床食粥、晚上避免吃太飽都可養胃氣。羊肉粥、八寶粥等最適宜。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