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聲音】
今次法庭判大摩前高層杜軍需向投資者「回水」,勢成日後內幕交易案的案例。
有市場人士指,向投資者「回水」屬一大改善的做法,但獨立評論員David Webb質疑,只向「平價」沽貨予杜軍的投資者賠償,對同樣於期內沽貨的投資者並不公平。
David Webb質疑今次賠償安排的公平性,他指出,今次證監會將安排向297名於兩個多月內向杜軍沽貨的投資者作出賠償,涉及股份約2,670萬股股份,但他認為,該段期間內,其他向杜軍以外人士沽貨的投資者亦有受到影響,涉及股份達18.44億股,相當於當時沽貨的投資者中,只有1.45%機會可獲得賠償。
公共專業聯盟財經事務發言人甄文星認同,因杜軍追貨而引起羊群效應,帶動其他投資者也加入拋售行列,因此他認為賠償應給予所有投資者。
律師:受害人難界定
不過有會計師表示,相對從前政府將有關罰款「袋袋平安」,向投資者「回水」肯定較公平,律師黃啟豪則指,認為做法創新及有建設性,但應用時應小心處理,而內幕交易案「受害人」的身份一般都較難界定。
足本收睇《亂噏24》x 鄭秀文@杜琪峯;DADA閃電復出後首次專訪!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