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玩具小統計 孩子最愛東南西北

老玩具小統計 孩子最愛東南西北

某晚看電視,主持人說他一次坐夜機碰上吵嚷不停的小孩,於是他用上「撒手鐧」平板電腦,給他們玩電子遊戲,然後全機人也對他投以感激眼神,因為小孩很快便睡了。這樣的情景很多人也深有同感吧?有人認為現代的小孩都是電子兒童,我們今次特別找來10個00後孩子試玩懷舊玩具,他們最愛的卻是最簡單的摺紙玩意「東南西北」。原來,不管甚麼時代的孩子,「真正的」玩具永不過時。
記者:謝翠玲
攝影:劉永發、黃子偉

真正的玩具有教育性

早前一個商場進行港人最愛懷舊玩具調查,訪問了726名生於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家長,選出十大懷舊玩具。頭三位分別是公仔紙、東南西北和飛行棋。香江CRE希氏創辦人鍾燕齊對玩具作了多年研究,更曾於去年聯同香港工業總會舉行玩具展覽,對玩具自有一番見解。他看了調查結果,認為當中第九和十位的花繩和毽子其實應歸為遊戲而非玩具,而東南西北則是最有香港地方特色的玩具。
一般人認為玩具只是用來娛樂消遣,但鍾燕齊說:「玩具的真正用途必要包含有教育性、親子性(可以用來跟人溝通)、啟發創意,娛樂的功能只在中間過程中出現,排到最後,而不是目的。」按這個標準來看是次選出的懷舊玩具,昔日的玩具都符合這些功能。「最先的民間玩具,要具有人性化、手做的,又或以天然物料如泥、玻璃或竹等製成,而後期的牛奶罐或線轆又是另外的DIY玩具了。」

現場只有兩個孩子懂玩竹籤,兩人也師承自媽媽,玩到一半才發現原來大家的規則不同。

因為有糖吃

看着那懷舊玩具調查的十大結果,又的確很經典又懷舊,這些玩具如果落到現在的小孩手上會怎樣呢?除了已是古董的公仔紙,仍然流行的塑膠公仔、煮飯仔、超人公仔,記者帶了其餘的懷舊玩具去給10個三歲至九歲的孩子遊玩,會不會碰一面子灰呢?結果他們統統都愛玩,當中最受歡迎的,是最為簡單的「東南西北」,到採訪尾聲時他們仍念念不忘,身旁那個八歲男孩拉着我:「姐姐,我可以拿走那個『東南西北』嗎?」他記得東南西北內藏一條規則「有糖吃」。然後三歲小妹妹又走過來,她也想要東南西北,她的手指頭還沒完全跟得上東南西北開合的節奏,然而她手指郁郁,玩得不亦樂乎,她臉上掛着滿足的笑容離開。這是我很少在專心玩iPad的小孩臉上看到的表情。

電子遊戲不算玩具

雖然有懂得玩懷舊玩具的孩子,但有更多的電子兒童。然而鍾燕齊說出了一個會教很多家長也驚訝的答案:「電子遊戲不算玩具,是條件反射而已,而且也沒有教育性。」某些在是次懷舊玩具調查中榜上有名的飛行棋、五色竹籤等,亦已「被現代化」,被製成手機或平板電腦App。「玩實體的玩具時,會有手部的實際運動,也會有即時的情緒反應,小朋友在玩玩具和實體遊戲時,可以在過程中訓練如耐性或面對玩輸了時的心態。」

昔日缺物資更激發創意

「新一代父母自己都對玩具認識很少,八十後的父母本身便是玩電子遊戲長大的,所以也就不太懂得如何玩真正的玩具。」鍾燕齊成長於六十年代,像他那一代人,生活物資短缺,小孩都會動腦筋製作玩具或遊戲。「像我小時候住鑽石山,一大片山頭,取一個橙箱便可以滑下山玩半天,波子、荷蘭水蓋、火柴盒都是常用材料,甚麼都可以拿來做玩具的。」

普通一粒波子,也是六十年代的孩子常玩的玩具。

玩具喜好也有地域性

這次的懷舊玩具調查結果,鍾燕齊說玩的人應該是以從前住九龍或新界區的人為主,以前住這些地區的人普遍家境較艱難,多是自製玩具如東南西北或拋豆袋等。「六十年代住港島的小孩,家境普遍較好,玩具多是進口貨,如日本進口的鐵皮玩具,又或是洋娃娃。」

從前的鐵皮玩具。

以前家境較好的女孩,玩的是這種西洋娃娃。

十大老玩具

第一位:公仔紙
公仔紙始自六十年代,最先出現是隨煙包附送的贈品,以小孩來游說家長買煙,以現在的標準來看這動機確實很「邪惡」,但後來因公仔紙受歡迎才獨立推出。

以卡通人物作主角的公仔紙。

第二位:東南西北
用紙和筆便能做東南西北,玩法和口訣則流傳不同版本,有衰衰格格的「東南西北,睇吓邊個最鹹濕?」當然,也有潔淨版「看你去到哪兒?」精妙在於寫在中間的獎罰指令。

一拿出東南西北,全場十個小孩洶湧而上,年紀小的,見東南西北一開一合已卡卡大笑。

第三位:飛行棋
飛行棋應歸類為棋類遊戲,最先是紙和木頭製作,後期的物料更多變化,是老玩具中仍很受現在小朋友歡迎的玩意。

試玩飛行棋,已屆小學的孩子都會搶着參與,而且很快便會創作出只有他們自己明白的規矩。

第四位:塑膠公仔
由膠士兵到膠玩具,小孩子只要拿着一隻膠公仔,不用大人教,已可創造自己的王國。

第五位:拋豆袋
也叫「搲子」,以布縫製的DIY豆袋,玩法是拋起一隻豆袋,在其降下前拋起另一個,考驗手快。

九歲的妹妹說她是看完一個玩具展後,回家央媽媽和外婆幫她做豆袋,玩得頭頭是道。

第六位:煮飯仔
最有家的氣味的玩具。煮飯仔玩具歷久不衰,男女以至家中毛公仔也可以是同玩的對象,配件也越見精美逼真,怪不得排到第六位。

第七位:五色竹籤
原裝的五色竹籤有點難找,但也有小孩會自行加工。把竹籤放散,在不動其他竹籤的情況下剔出竹籤再計分。

第八位:超人公仔
不死的超人由六十年代紅到現在。原因?「銀河唯一的秘密,天際最強人物」!

第九位:花繩
昔日玩花繩都是女孩玩意,如果真要數男孩,可能便是《多啦A夢》的大雄了。只要有麻繩或棉繩一圈,便可玩上一天。

有點意外竟有現代小孩懂得玩花繩,他們說是媽媽教的。

第十位:毽子
一個人至多人都可以進行的遊戲,但難度較高,現已不太多小朋友懂了。

毽子比較受男孩青睞,現場有兩個男孩想玩,但卻一直踢得像足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