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備受觀眾網民追捧的歷史寓言電影《大明劫》,榮獲第九屆中美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在古裝戲胡編亂造充斥銀幕、觀眾忍無可忍的今天,實在是難得,而影片所透露出強烈的對中國時政的隱喻,更令觀眾網民大為鼓舞,有帖子戲稱,如果讓習近平演劇中的崇禎皇帝,定比余少群更能表現明朝末代皇帝的複雜心境;若讓彭麗媛演唱劇中主題歌,定然比小野麗莎更能讓人如泣如訴。如是,《大明劫》可問鼎奧斯卡獎也。
提議不無道理。《大明劫》中崇禎皇帝與今日習近平主席處境太一樣了!昔日明王朝是朱家一姓之家天下,今日中共自詡代表人民,實乃紅二代為股東的黨天下(也可稱族天下),皆是天下不姓公。紅二代董事長習近平與朱皇族傳人崇禎,處於同一歷史坐標。
《大明劫》中崇禎屬「擊鼓傳花」遊戲中最後接花的可憐人,他想拯救祖宗江山,卻面臨一個病入膏肓的國體。崇禎最後十來年裏,又是瘟疫橫行,又是天下皆賊,闖賊李自成打到開封劍指北京。萬般無奈下他只好「大力改革」,懇請貪官們「節儉勤政」,又打破常規將死牢內的將領孫傳庭放出,要他帶兵攻打李自成。同時開放民間,支持江湖遊醫吳又可質疑《傷寒論》、自創學說《瘟疫論》,以治瘟疫。孫與吳一個救國,一個救民,然而誰都回天無力,大明王朝仍然崩塌,崇禎帝最後只能悲痛萬分地吊死在景山的樹上。
今日的習近平,也是一個無可奈何的「接花人」。其登基後推行的諸多黨內新規,有如崇禎「撤御膳、減御樂」,用心良苦,卻毫無實效;授權王岐山連連打「虎」,請御用文人學者編製「看似很美」的「全面改革決定」,好似崇禎重用孫傳庭、吳又可,只能自慰和自取滅亡。連日來內地從北至南淪陷於霧霾,官民皆病、醫院擠爆,恍如明末全國瘟疫橫行再現。至於王岐山一年打虎倒下14個省部級貪官,也算與孫傳庭同唱一首悲歌:「我大明王朝,氣數已盡!」
明末與中共治下的今日社會如此相似,必有一致的病灶。昔者崇禎身處15世紀封建時代,眼中只有祖宗傳下的社稷江山,卻最終在自己手中送葬。今日習近平身處21世紀科技時代,但大腦中的基因沒有進化,基本保留崇禎時代的特徵;家天下、黨天下,如出一轍。習近平靠秘書弄來一頂「法學博士」的帽子,卻始終以小學生水準思維,相信只要「老虎蒼蠅一起打」,就能保「黨天下」代代相傳。
殊不知,人類文明進程早已證實,只有將黨天下改為公天下,將一黨制、世襲制、委任制改為多黨制、選舉制,實施憲政,建設公民社會,吏治自然清明。其實,「老虎蒼蠅」和大小貪官皆是專制體制養成,他們也是專制的受害者,而今只反貪官不反專制,既大冤於貪官,更無濟於自救!
與370年前的崇禎相比,習近平其實是幸運的,因為有前車之鑑。儘管他像「保衞上甘嶺」一樣打擊言論自由,將微博微信都監控得一絲不漏,但仍有智慧的上諫者用電影的方式勸告他:不要再犯崇禎之儍了!請記住「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句真理。明朝滅亡300年時,中共友人郭沫若寫下《甲申三百年祭》,告誡中共要引以為鑑,今天習近平也應該記住電影《大明劫》中的一句對白:「國之將傾,何人能醫?!」
朱健國
內地獨立評論員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