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菜價和肉價增速減緩,令中國11月居民消費價格(CPI)按年增長3%,增幅低於預期的3.1%,10月通脹為3.2%,至於今年首11個月,通脹則為2.6%;數據掃除了市場對通脹升溫、人行進而收緊流動性的疑慮,經濟師亦認為貨幣政策將維持中性。
菜價肉價增速減慢
11月份仍以菜價升幅最為凌厲,達22.3%,但相對於10月的31.5%已有所減慢;牛肉價格則上升16.6%;整體食品通脹增速減0.6百分點至5.9%。食品漲價,飲食業首當其衝。香港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主席黃永幟表示,「今年菜價每斤加十幾蚊,減就減得幾毫!酒樓買菜芯要成20幾蚊斤,但炒碟菜收客幾多錢!」他預期明年飲食業更辛苦,因為內地食材只會繼續漲價,加上租金人工上漲,希望政府減稅和輸入勞工,減低業界負擔。
展望通脹走勢,美銀美林預期12月份通脹維持在3%水平,2013年為2.7%,低於中央今年的3.5%控制目標;貨幣政策於12月和2014年維持中性,料明年通脹達3%,但利率市場化將推高貨幣市場息率和債券收益率。明年中央通脹控制目標,澳新銀行仍預期通脹會接近在3.5%水平;然而由於中國將在明年逐步推進商品價格市場化改革,通脹率可能在明年下半年突破3.5%,房租亦會加大通脹壓力,澳新估計明年通脹在3.2至3.4%。另外,11月工業生產者價格(PPI)按月持平,按年則下降1.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