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工商管理系學生的企業計劃習作,重點是政治正確:「幾個熱血青年,搞小食部賣雞蛋仔和腸仔,要做社會企業。運作三數年後就上市集資,錢一到手,就到世界各地推廣香港文化,同時又要環保,又要成果共享。」沒有寫明的細節,原來是要義工當員工,業主免租,政府免稅,實現共產大同的理想。
以上的企業計劃習作舉例,是真的。估計類似的作品,每年產量沒一千幾百,最少也有一百幾十。
走進像主題公園般的大學校園,見到大學生那種經過人工修飾的世界觀,令我不斷反問自己:究竟是學校制度的失敗?還是這些後生比老頑固的我更世故,明白扮演好人角色,江湖行走更易名利雙收。
學園像主題公園,政治舞台也是虛幻得教人難分難解,究竟政治演員是真無知,還是假先知。所謂的政綱,跟大學生習作沒有兩樣,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眼前的當今特首,就是一例。
所以,沒有執政機會的政黨,最幸福,可以說了不算數。像工黨,從前主張舉世無雙的「累進利得稅」,到最近更潮更有型的新口號「大額股息稅」,我不知道是否應該讚一讚工黨的首領。可惜,變了新口號,工黨首領對現實世界的理解,仍然是停留在理想當中。股息稅,是在上市企業的利得稅之上,第二次對同一筆錢徵稅。
站在社會棟樑的立場,對同一筆錢千刀萬剮都沒有問題。但企業沒有必要在香港上市,有錢人的財富也不必保存在香港,明白嗎?噢,對不起,是我忘記了世上最幸福的兩種人:政治演員和社會棟樑,都不用考慮現實世界的後果。
假如我們的強迫金,被迫投資在大學生的企業習作,大家會圍堵迫金局吧!既然如此,政治演員不用考慮現實世界的後果,我們為何不可有個卑微的願望,要求生活免於受他們的滋擾?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