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唔聽到呀?」平日說話斯文的某醫生被迫提高聲浪。
「嗄!你大聲啲我便聽到。」伯伯以同等聲浪回答。醫生無奈便惟有你呼我叫地對答,也因此整個病房對他們說話內容一覽無遺。
「你個仔很想你試標靶治療,但我們覺得不大合適。」某醫生說。
「點解唔適合?聽講標靶藥只是口服,不似打針咁辛苦。」伯伯嘗試了解。
「唔適合因為隻藥功用不大,又有副作用,所以覺得不適合。」醫生解釋。
「唔緊要。有希望都想一試。個仔想我試一試不想放棄。」
某醫生有點遲疑,因伯伯患上軟性組織腫瘤(Sarcoma),又因年老多病,化療實在不可能,唯一可行是抗血管生長標靶藥Pazopanib,但有效率不高亦有出血危險。醫生不提議,但兒子做足功課,早已在網上得悉此藥功效,故此很想老父一試。
「標靶藥也有危險,我們不提議。」
「危險唔緊要。」伯伯頗聽從兒子意見:「個仔想我試,有希望也好。」某醫生面對病人意願似乎未能招架,情急下竟說:「標靶藥也是化療一種,你身體狀態唔能夠承受化療。」然後再說一趟:「係呀,標靶藥也是化療。」
可是事實上標靶藥並非化療,某醫生大聲地說了個白色謊言。此謊言不太美麗,勉強還可以騙伯伯,但對做足功課的兒子定是無效。相信醫生並非存心說謊,目的只是希望說服年老病人不要使用藥物,出發點保護病人並非錯,可是存心把不正確資訊給予病人便是大錯特錯。
在商場上為求達到目的,不少灰色地帶手段可以廣為接受,單以香港人多年接受地產商架高建築面積的發水樓已是好例子。但在醫學領域內,半點謊言也不應存在,一方面是誠信問題,病人信醫生很公道,醫生騙病人就極不公道。另一方面是嚴重的滑斜現象(Slippery Slope Phenomenon),意思是走上第一步後便沒有停步界線。今天可以為保護病人而把標靶藥說作化療,明天便有可能為金錢而把化療說作標靶藥圖利。謊言便是謊言,就是白色謊言也不可以對病人說,要說便回家對老婆說吧!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
杜琪峰&鄭秀文齊齊《亂噏24》同3個大帝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