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都聽到這句說話,不禁覺得香港人玩弄文字及修辭確有一手,長期愛用「誇張」及「反問」法。對我來說,「儍的嗎?」只是用於指鹿為馬或天方夜譚等極不合理的事,例如是拐帶B女案、扣查周永康等,內容顛覆倫理及常規。
不管是青訓還是職業教練,在香港這個充滿言論自由的地方,也得接受來自球員、家長、路人甲等各方面的批評。的確,教練毋須感到太過煩惱,因為這是崗位上要學習的溝通技巧;只是發現大家都濫用了「儍」此字,無論是排陣、換人,甚至是踢法上的不同,在堅持教練的某些原則下,我們都應耐心聆聽其他人的意見,畢竟集思廣益,有容乃大。
曾聽過球員說這個教練不好,那個教練和隊友是「儍」,聽了真的很「哽耳」,不管甚麼因由,亦應有尊重的態度,因為教練是專業的。阿仙奴領隊雲格多年來堅持踢法、起用新人,今季可算看到收成,不僅「死神」艾朗藍斯令人眼前一亮,快被人遺忘的賓特拿更有翻生的感覺。又例如被指「腦殘」的巴洛迪利及咬人的蘇亞雷斯,大家都說他們是儍,但我深信球場上可以有運氣,卻從來沒有坐享其成;當你笑別人太瘋癲,也許別人笑你看不穿。
陳婉婷
太陽飛馬助教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